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陈朝宗:对照创新型国家标准 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

来源:作者: 时间: 2018-03-08 0条点击0条评论

编者按: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的全国两会引发世界格外关注。新时代呼唤新作为,福建该以怎样的新作为逐梦新福建?人民网福建频道携手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专家学者和干部学员,对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共话福建发展。

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教授陈朝宗

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指出要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战略思想在政府工作层面的贯彻落实。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中华复兴的动力。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都离不开创新,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50余次强调创新。

关于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政府工作报告讲得很明确: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

福建省近年来在“创新型省份”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创新了科技体制机制,密集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和配套政策,科技创新布局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备;

二是打造科技创新品牌,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并加快建设,泉州获批“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推广“数控一代”等创新经验;

三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利审查协作福建中心等一批“国字号”机构落地建设,稀土分离、超大功率LED光源等一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施。研发经费投入增速高于全国,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额增长24%;

四是推进重大科技项目,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三期、机械总院海西分院产业园二期等一批科技重点工程动工兴建,京东方8.5代面板、台联电联芯集成电路、晋华存储器、时代新能源锂电池等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建设;

五是激活科技市场活力,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长25%,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96%,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分别增长53%和25%,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跃居全国第四位。2016年福建发明专利申请突破2万件,增速居全国第一。

但福建省在创新型省份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 R&D(研究与开发)投入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17年全国科技投入平均占GDP 2.15%,福建大约占1.6%。二是能引起某一领域发生革命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偏少。三是产业创新水平偏低。大型科技企业、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偏少。四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相对滞后。

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二是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三是拥有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四是创新产出高。

对照创新型国家的标准,今后福建省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

一是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争取在未来二三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加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力度,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福建省《科技专项规划》提出了“五新三双”8项具体任务,【注:“五新”——新产业、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三双”——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片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双重大(科技重大专项与重大工程)】这其中新平台建设问题尤其紧迫,福建省科技产业做不大的原因,就是双创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中试基地建设不足。未来几年,福建省应在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上下大力气,争取新平台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三是加大制度创新力度。福建省应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方面出台更为先进的制度,要在科技创新制度、产业创新制度上先行先试。

四是加大教育创新力度。加快加大福建省高等院校从理论型大学向应用型大学的真转型,改变福建省大学教育过于重视知识教育,不重视智能教育,重视理论教育,不重视应用教育的现状。

(作者:陈朝宗 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教授)

(责编:陈楚楚、吴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