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专家解读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深化医保制度改革更科学

来源:作者: 时间: 2018-04-08 0条点击0条评论

业内专家详解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深远影响

新机构为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创造更好条件

本报记者 杜晓

本报实习生 刘洁琼

一直以来,与医疗有关的一举一动都引人关注。

此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关于医疗保障机构的调整也是如此——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分散在多个部委的医疗保障职责将得到整合,集中于新组建的国家医疗保障局。

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国家医疗保障局的组建,将进一步推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让医疗保障制度更加科学合理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医疗保险制度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减轻医药费用负担、提高健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为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确保医保资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更好保障病有所医,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职责,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民政部的医疗救助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国家医疗保障局的设立,与医疗保障现状密不可分。

“现在的医疗保障分为好几个系统,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这些人都享有医疗保障,但各个群体的情况又不一样。除此之外,没有工作的城市居民的医疗保障、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是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这几部分的标准不一样、保障水平不一样、层次不一样,这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看病难等问题很重要的成因之一。”

汪玉凯认为,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养老、就业、住房这六大公共服务体系,第一个是医疗,因为谁都需要看病,所以国家一直把医疗保障放在首位。可是,医疗保障领域存在的问题恰恰是比较多的。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新的医疗保障制度将医保职责从传统的几个部门分离出来并纳入到一起,从制度层面着手,逐步使其趋于科学合理。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国家发改委职能中的药品价格、医疗器械价格管理提取出来,国家医疗保障局的设置能够为下一步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创造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