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8日电(记者 吴涛 邱宇)2017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部署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一年多过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怎么样?实施起来有什么难度吗?中新网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调查。
某小区内,垃圾分类志愿者在进行作业。中新网吴涛摄
不同小区实施措施和情况差异大
记者走访发现,以北京为例,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差异比较大,甚至相邻的两个居民生活区,实施情况可能就完全不一样。
家住北京朝阳区某小区的安一依(化名)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她们小区内执行的比较好,除了做了垃圾桶分类,还有专门回收水泥、油漆、木材和玻璃等装修垃圾的场地,也有回收旧衣物的投放箱。
在北京丰台区某小区,其物业人员告诉中新网记者,垃圾清运人员在清理垃圾桶时,会在现场进行简单分类,有些不方便进行现场分类的,会送到回收站后再分类。
在北京房山某小区内,还配备了垃圾分类志愿者。有志愿者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每天一早就干活,需要赶在垃圾车回收之前完成垃圾分类,把厨余垃圾全部放在“绿桶”内,其余垃圾放“蓝桶”,每天需要分拣20个桶。
但和这个小区相邻的另一个生活小区,状况大相径庭。垃圾桶都是“清一色”,并没有标注分类,垃圾回收车回收时对这些垃圾也是“一锅烩”。
Copyright@http://www.lyxl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3006060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31201
主办: 新罗区委宣传部 · 承办:新罗区融媒体中心 Code © 2004-2018 投稿管理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7-3296869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597-232055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新罗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7-232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