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无人区的日与夜——中缅缅北联合科考直击

来源:作者: 时间: 2019-06-26 0条点击0条评论

(国际)(1)无人区的日与夜——中缅缅北联合科考直击

5月25日,在缅甸北部实皆省大麦地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缅联合科考队队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助理张若鹏(左)和中缅联合科考队队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助理王继旋采集植物标本。

由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和缅甸自然资源与环保部科研人员组成的中缅联合科考队正在对缅甸北部实皆省的大麦地野生动物保护区进行野外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此次科考5月14日开始,将持续至6月15日,是中缅联合科考队从2014年至今,在缅甸北部地区开展的第八次野外科考。缅甸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地区,通过前七次科考,科考队在缅甸发现并发表了植物新种25种,鱼类、昆虫等新种12种。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国际)(2)无人区的日与夜——中缅缅北联合科考直击

5月28日,在缅甸北部实皆省大麦地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缅联合科考队队员正在采集植物标本。新华社记者金立旺 摄

(国际)(3)无人区的日与夜——中缅缅北联合科考直击

这是5月22日在缅甸北部实皆省的大麦地野生动物保护区拍摄的野外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一号营地(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国际)(6)无人区的日与夜——中缅缅北联合科考直击

这是5月30日在缅甸北部实皆省的大麦地野生动物保护区拍摄的野外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一号营地。新华社记者金立旺 摄

(国际)(1)无人区的日与夜——中缅缅北联合科考直击

5月25日,在缅甸北部实皆省大麦地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缅联合科考队队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助理张若鹏(左)和中缅联合科考队队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助理王继旋采集植物标本。

由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和缅甸自然资源与环保部科研人员组成的中缅联合科考队正在对缅甸北部实皆省的大麦地野生动物保护区进行野外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此次科考5月14日开始,将持续至6月15日,是中缅联合科考队从2014年至今,在缅甸北部地区开展的第八次野外科考。缅甸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地区,通过前七次科考,科考队在缅甸发现并发表了植物新种25种,鱼类、昆虫等新种12种。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国际)(2)无人区的日与夜——中缅缅北联合科考直击

5月28日,在缅甸北部实皆省大麦地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缅联合科考队队员正在采集植物标本。新华社记者金立旺 摄

(国际)(3)无人区的日与夜——中缅缅北联合科考直击

这是5月22日在缅甸北部实皆省的大麦地野生动物保护区拍摄的野外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一号营地(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国际)(4)无人区的日与夜——中缅缅北联合科考直击

5月27日,在缅甸北部实皆省大麦地野生动物保护区野外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二号营地,中缅联合科考队队员、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谭运洪(左)和中缅联合科考队队员、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杨斌研究白天采集回来的植物标本。新华社记者金立旺 摄

(国际)(5)无人区的日与夜——中缅缅北联合科考直击

5月27日,在缅甸北部实皆省大麦地野生动物保护区野外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二号营地,中缅联合科考队队员、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曾晓东正在检查植物标本的烘干情况。新华社记者金立旺 摄

(国际)(6)无人区的日与夜——中缅缅北联合科考直击

这是5月30日在缅甸北部实皆省的大麦地野生动物保护区拍摄的野外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一号营地。新华社记者金立旺 摄

(国际)(4)无人区的日与夜——中缅缅北联合科考直击

5月27日,在缅甸北部实皆省大麦地野生动物保护区野外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二号营地,中缅联合科考队队员、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谭运洪(左)和中缅联合科考队队员、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杨斌研究白天采集回来的植物标本。新华社记者金立旺 摄

(国际)(5)无人区的日与夜——中缅缅北联合科考直击

5月27日,在缅甸北部实皆省大麦地野生动物保护区野外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二号营地,中缅联合科考队队员、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曾晓东正在检查植物标本的烘干情况。新华社记者金立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