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迎接2018世界读书日 盘点世界各地图书馆

来源:作者: 时间: 2018-04-26 0条点击0条评论

纽约公共图书馆是美国最大也是最古老的公共图书馆之一,除对公众免费提供借书服务并开放多个阅览室外,还为研究者提供馆藏的珍贵古籍和文献。一个多世纪以来,这座图书馆历经多次修缮和升级,如今每天提供电子和实体书籍供数以万计的读者查阅,继续着传承文明,传播知识的使命。这是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外景(4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王迎摄

纽约公共图书馆:穿越百年 传承文明

4月21日,在位于莫斯科的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游客等待“图书馆之夜”活动开始。当日,俄罗斯举行“图书馆之夜”活动,俄罗斯各地图书馆、书店举行图书集市、读书会、作者见面会等活动。新华社记者吴壮摄

俄罗斯举行“图书馆之夜”活动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成立于1854年,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公共图书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免费图书馆之一。该馆秉承图书馆作为“人民的大学”的理念向市民免费开放,每年吸引近两百万读者到馆阅读。

澳大利亚最古老的两所图书馆

 

4月1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东北部的马萨雷贫民区,长荣希望小学的学生在学校图书馆查找书籍。马萨雷是肯尼亚第二大贫民区,位于首都内罗毕东北部,人口约50万。当地教育资源比较贫乏,学校和图书馆成为孩子们开启智慧的重要途径。新华社记者李百顺摄

贫民区孩子的图书馆

纽约公共图书馆是美国最大也是最古老的公共图书馆之一,除对公众免费提供借书服务并开放多个阅览室外,还为研究者提供馆藏的珍贵古籍和文献。一个多世纪以来,这座图书馆历经多次修缮和升级,如今每天提供电子和实体书籍供数以万计的读者查阅,继续着传承文明,传播知识的使命。这是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外景(4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王迎摄

纽约公共图书馆:穿越百年 传承文明

4月21日,在位于莫斯科的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游客等待“图书馆之夜”活动开始。当日,俄罗斯举行“图书馆之夜”活动,俄罗斯各地图书馆、书店举行图书集市、读书会、作者见面会等活动。新华社记者吴壮摄

俄罗斯举行“图书馆之夜”活动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成立于1854年,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公共图书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免费图书馆之一。该馆秉承图书馆作为“人民的大学”的理念向市民免费开放,每年吸引近两百万读者到馆阅读。

澳大利亚最古老的两所图书馆

3月30日,嘉宾出席沙特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北京大学分馆开馆典礼。当日,沙特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北京大学分馆开馆典礼在北京大学举行,北大分馆是沙特国王图书馆在非阿拉伯地区设立的第一所分馆,将成为中国与沙特两国友谊的新象征。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沙特国王图书馆北大分馆开馆 成为中沙友谊新象征

这是4月20日拍摄的瑞士圣加仑修道院图书馆。

被瑞士人称为“灵魂药房”的圣加仑修道院图书馆拥有1000多年历史,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新华社记者 徐金泉摄

跨越千年的瑞士圣加仑修道院图书馆

4月15日,市民在西班牙马德里的西班牙国家图书馆听讲解员介绍。

位于马德里的西班牙国家图书馆15日迎来一年一度的公众开放日。市民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图书馆的阅览、藏书、办公、多媒体、古籍修复及历史陈列等区域。

新华社记者郭求达摄

西班牙国家图书馆迎来公众开放日

4月20日,学生们在位于比利时鲁汶的鲁汶大学图书馆自习。

创立于1425年的鲁汶大学是现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学,也是世界顶级高等学府之一。其著名的图书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两次毁于战火,逾百万册图书化为灰烬,二战结束之后得以再次重建。新华社记者叶平凡 摄

探访比利时鲁汶大学图书馆

 

4月20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一名学者在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亚洲部阅读室参阅书籍。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图书馆,坐落在首都堪培拉格里芬湖畔,于1968年启用。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的收藏包括书籍、期刊、手稿、画作、摄影作品、地图等各种形式。今年是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成立50周年。新华社记者徐海静 摄

走进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

 

这是4月20日拍摄的挪威南部小镇文内斯拉图书馆内景。人口仅1.5万的文内斯拉小镇位于挪威南部,距首都奥斯陆约330公里。与世界上其他历史悠久、气势恢宏的图书馆不同,文内斯拉图书馆2011年才启用,这里只有5名工作人员,藏书也只有3万册。新华社记者梁有昶摄

走进挪威最美小镇图书馆

 

4月18日,在芬兰赫尔辛基,一名管理员在儿童流动图书馆内整理书籍。儿童流动图书馆由一辆巴士改装而成,装载各类儿童读物,定期停靠各学校和社区,提供就近阅览服务。

芬兰2017年修订图书馆法,所有公共图书馆禁止向公众收费。在首都赫尔辛基,图书馆翻修从未停止过。让图书馆拥有最优越的地理位置、最漂亮的建筑设计、最舒适的驻足空间成为人们的共识。新华社记者张璇摄

赫尔辛基的公共图书馆

 

4月1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东北部的马萨雷贫民区,长荣希望小学的学生在学校图书馆查找书籍。马萨雷是肯尼亚第二大贫民区,位于首都内罗毕东北部,人口约50万。当地教育资源比较贫乏,学校和图书馆成为孩子们开启智慧的重要途径。新华社记者李百顺摄

贫民区孩子的图书馆

3月30日,嘉宾出席沙特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北京大学分馆开馆典礼。当日,沙特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北京大学分馆开馆典礼在北京大学举行,北大分馆是沙特国王图书馆在非阿拉伯地区设立的第一所分馆,将成为中国与沙特两国友谊的新象征。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沙特国王图书馆北大分馆开馆 成为中沙友谊新象征

这是4月20日拍摄的瑞士圣加仑修道院图书馆。

被瑞士人称为“灵魂药房”的圣加仑修道院图书馆拥有1000多年历史,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新华社记者 徐金泉摄

跨越千年的瑞士圣加仑修道院图书馆

 

4月18日,在芬兰赫尔辛基,一名管理员在儿童流动图书馆内整理书籍。儿童流动图书馆由一辆巴士改装而成,装载各类儿童读物,定期停靠各学校和社区,提供就近阅览服务。

芬兰2017年修订图书馆法,所有公共图书馆禁止向公众收费。在首都赫尔辛基,图书馆翻修从未停止过。让图书馆拥有最优越的地理位置、最漂亮的建筑设计、最舒适的驻足空间成为人们的共识。新华社记者张璇摄

赫尔辛基的公共图书馆

 

这是4月20日拍摄的挪威南部小镇文内斯拉图书馆内景。人口仅1.5万的文内斯拉小镇位于挪威南部,距首都奥斯陆约330公里。与世界上其他历史悠久、气势恢宏的图书馆不同,文内斯拉图书馆2011年才启用,这里只有5名工作人员,藏书也只有3万册。新华社记者梁有昶摄

走进挪威最美小镇图书馆

4月15日,市民在西班牙马德里的西班牙国家图书馆听讲解员介绍。

位于马德里的西班牙国家图书馆15日迎来一年一度的公众开放日。市民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图书馆的阅览、藏书、办公、多媒体、古籍修复及历史陈列等区域。

新华社记者郭求达摄

西班牙国家图书馆迎来公众开放日

4月20日,学生们在位于比利时鲁汶的鲁汶大学图书馆自习。

创立于1425年的鲁汶大学是现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学,也是世界顶级高等学府之一。其著名的图书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两次毁于战火,逾百万册图书化为灰烬,二战结束之后得以再次重建。新华社记者叶平凡 摄

探访比利时鲁汶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