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长征路上奔小康”福建网媒采访团走进长汀四都

来源:闽西日报作者: 时间: 2016-08-24 0条点击0条评论
 
采访团考察四都兰花自然生态景观基地
 

闽西新闻网8月24日讯(本网记者 刘耿剑 通讯员 阙泽锋 文/图) 昨日下午,“长征路上奔小康”福建网媒采访团走进了红军入闽第一站——四都,采访考察了上蕉村扶贫奔小康生态产业项目、同仁村林下经济——花卉产业,了解兰花自然生态景观基地建设的有关情况。此外,还采访考察了红军园、苏区红军烈士墓、红都村世昌公祠、红军首次入闽纪念馆等四都镇红色旧址群。

采访团在上蕉村扶贫奔小康生态产业项目看到,这里的林下经济发展的有声有色,山上种植了灵芝、三叶青、姜黄等。村书记吴水长介绍,该村2014年被确定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为了让村民脱贫致富,今年以来,通过村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农民116户(其中贫困户10户36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形式,整村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全村种植林下经济作物1130亩,其中姜黄400亩、灵芝300亩、黄花远志100亩、三叶青330亩。通过发展林下经济,获得分红和劳务收入,预期可实现户均30000多元。

而在四都兰花自然生态景观基地,采访团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元仕花卉专业合作社原生态林下兰花基地理事长廖炎士介绍,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在同仁村神堂背租赁山场林下种植兰花100亩,山下大棚种植兰花50亩,种植的兰花有建兰、四季兰、春兰、墨兰、洋兰、杂交兰等80多个品种,共50多万株。

廖炎士说,林下经济属于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兰花在松林野生环境下,非常适合生长,自然分蘖发芽率高,病虫害少、抗逆性强等特点,一亩地能种3000-5000盆,每盆种3-5株,每盆每年新增4-6株,每株5-10元,每亩林下兰花产值10.5-17.5万元,纯收入6-10万元。

据了解,合作社于2013年成立,按照“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市场”的产业扶贫新思路,引导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组建,建立贫困农户、合作社利益联结共同体。现有社员112人,吸收21户贫困户,带动周边濯田、红山、古城、策武、三洲、河田等6个乡镇200多户群众发展种植兰花。

采访团还深入四都镇红色旧址群采访考察。据悉,井冈山胜利会师后,1929年3月11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从瑞金挺进四都,首次入闽。13日,红四军在四都渔溪击溃国民党一个团,14日发动长岭寨战斗,15日解放了长汀城,取得红军首次入闽的重大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红军极为不利的局面。9月,红四军再度入闽,从而建立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基础。红军入闽后,1930年至1934年间,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福建兵工厂、红军制药厂、红军医院、红军造币厂、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福建省分行、闽西工农银行等许多重要机构先后迁驻四都,四都一度成为中央苏区的坚强战斗堡垒和中央苏区的坚固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