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我区召开文化建设座谈会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 时间: 2015-10-14 0条点击0条评论
    10月12日,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一周年之际,我区召开文化建设专家座谈会。与会文化界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探讨,深入研究了我区文化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庆昌,原闽西大学校长、龙文化研究会常务会长郭启熹,原龙岩学院图书馆馆长、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郭义山,原市政协秘书长章彬辉,市文广新局局长卢伟耀等20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言。区委书记刘友洪主持会议并讲话。区领导林韶立、张志佳、王信南、邱笑玲等参加座谈会。
    在仔细聆听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后,刘友洪指出,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全区文化精品异彩纷呈,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设施逐步完善,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刘友洪强调,要把贯彻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穿整个文化建设的始终,把握好文化发展方向。要站稳政治立场,有人民性,弘扬主旋律,正本清源,提振“精气神”,引导良好社会风气。要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接地气,根据新罗特点,描绘好新罗色彩、讲述好新罗故事。
    刘友洪指出,要发展文化事业、打造文化强区,必须要有本地区的文化特色。要确定我区文化根源,统一文化认知。他希望大家在思想上、意识上保持高度一致,抛弃成见,不争论、不纠缠,认清我区文化根源,找准方向、亮明旗帜,大力弘扬以闽南文化或闽南支系文化为主的文化,推动我区文化建设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刘友洪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要保护好新罗文化的DNA,传承好新罗文化的符号。要整合力量,通过聘请社会团体或者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共同传承好、保护好新罗文化。要加快古村落、古民居、古书院、古桥、古庙的抢救性保护步伐。要抓紧做好“口述史、田野调查”等文化传承工作,进一步挖掘以采茶灯为代表的传统民风民俗、以天宫山法眼宗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适中土楼群为代表的人文文化、以邓子恢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创作更多体现新罗特色的优秀作品。
    他要求,要与时俱进,着力创新,形成特色,打造品牌。要新旧结合,提升品味,总结出新罗文化特色,挖掘新罗文化资源,指导新农村建设,特别是要重点宣传好以法眼宗为代表的佛教文化,打造以山麻鸭为代表的地方珍禽品牌。同时,要充分利用新罗作为龙岩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以大龙岩的格局,大龙岩的气派,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形成特有的新罗饮食文化。
    刘友洪强调,加强文化建设要有抓手,要有队伍,要有政策。要找准切入点,搭建新平台,健全奖励政策,从小事做起。人大、政协要主动向市规划部门建议,争取把我区有历史传承的东西,如:地名、路名、新龙岩八景等融入城市规划,使整个中心城市具有“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留住城市的根与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