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30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1亿元,增长13.4%,全年电商交易量在全市率先突破120亿元,在全市服务业“三比一看”竞赛活动考评中名列第一……这是我区2017年第三产业取得的成绩。实际上,服务业引领经济增长已成为常态。从2015年开始,全区第三产业增速已实现对GDP及第二产业增速的“双超越”。2017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增10.9%,高于GDP增速 3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达51.1%。
构建“123”产业布局
日前,笔者走进龙岩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对室内进行清扫。“目前已完成中心的装修设计、设备的购置及体检中心高层管理人员的调遣,正在办理“综合门诊部”执业许可证。预计5月份试运营。”项目负责人说。
这是我区扎实推进第三产业布局的缩影。近年来,新罗区在深化转型升级的同时,厚植区域发展优势,全力构建充满活力、竞争力且富有特色的产业发展“一核两带三区”新格局。
据了解,“一核”即中心城区,以发展金融、商贸、会展、商务、科技研发、信息、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为主,形成带动闽西、对接沿海、辐射闽赣的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两带”即东北翼产业服务聚集带和西南翼商贸物流聚集带。其中东北翼产业服务聚集带以龙州、龙雁、厦龙等经济区为主体,重点发展生产服务、生产物流、商贸物流、电子信息、养生医疗、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西南翼商贸物流聚集带则以“陆地港”、“公路港”物流项目、海西龙门物流园、闽西交易城为主体,建设一批以家居建材、汽车、纺织鞋帽、小商品批发为主的区域性批发市场。
此外,“三区”即把发展区域划分为核心区、毗邻区、延伸区。核心区为7个街道,着力发展各具形态的都市服务业。毗邻区为江山、铁山、龙门、红坊、东肖等5个城郊镇,为核心区提供产业配套服务。延伸区为该区其余8个镇,着力打造特色小城镇。
推进“2533”重点工程
现代服务业不仅是新罗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更是助力经济提速的重要引擎。我区重点实施“2533”工程,以两个龙头产业培育和五大集聚区建设为主体,以30个重点挖潜项目、30个招商育新项目为抓手,点面结合,整体推进产业发展壮大。
“着力培育的两个龙头产业为文旅康养、商贸物流,五大集聚区即龙门现代物流、龙岩大道商圈、互联网+产业、城东文创产业、东肖健康养生养老。”区三产办负责人谢璐说。
与此同时,我区要求各职能部门抓好现有项目动态跟踪,主动靠前服务,严格落实“每周一跟进、每旬一协调、每月一会商、每季总调度”制度,力促原尚物联网中心、洋畲文旅康养特色小镇等30个招商育新项目落地,推进爱琴海城市广场、龙岩公路港、卡车大世界等30个三产重点挖潜项目建设,加快项目成果转化。
“力促全年培育市级服务业示范集聚区3家,建成挂牌省级服务业示范集聚区1家。”谢璐说,今年我区将力争培育新增27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和9家服务业龙头企业,攻坚建设服务业项目30个,总投资突破160亿元,全年招商优质服务业项目37个(房地产除外),其中文旅康养产业项目12个。
谋划好布局,明确了目标,关健在落实。“今年将继续深入实施服务业发展“三比一看”竞赛活动,开展六大服务业行业指标创先争优。”谢璐说,目前,占地约1.9万亩,集医养结合、产城融合、山水养生、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旅康养龙头示范项目——水晶田园康养小镇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总投资1.5亿元的爱伊月子中心二期项目已完成选址,正进行设计,预计年底投入运营。龙岩公路港物流园、爱琴海城市广场等项目正在建设。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项目和东城滨河休闲走廊等项目主体工程均已完成,今年上半年可投入使用。
据了解,新罗区力争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规模达到27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6%,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达到55%。
Copyright@http://www.lyxl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3006060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31201
主办: 新罗区委宣传部 · 承办:新罗区融媒体中心 Code © 2004-2018 投稿管理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7-3296869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597-232055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新罗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7-232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