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石的黄庄村有两座土楼,我们都称之为炮楼,因为是独立建设的三层土楼房,又都是防土匪打土匪的,称炮楼更确切。
两楼都是1938年建的,一座叫内炮楼,一座叫外炮楼。两座土炮楼的土墙厚度都有80- 100厘米,从一楼到三楼都有木楼梯连接。两座土炮楼都是为了躲避当时的土匪而建,一旦土匪来了,村民们就可分别藏身其中。
据老一辈人讲,这两座土炮楼里面存放有一些生活用品,一旦土匪来了,村民们就躲进去,里面有必要的生活用品,足以支持几天的生活。如果土匪连续包围几天,土炮楼里面断粮断水,大家不是没有办法生活了吗?事实并不是这样,土匪也怕村民的,一般都是晚上来,抢了就走,土匪白天基本是不敢来的。
黄庄内炮楼是当时举全村之力而建设的,从图形来看,平面布置成八个角,内部每层有三个房间。其中中间的房间大,两边的房间小,共有三层。每个墙面都有些小窗户和一些观察孔,这主要是用来观察土匪的来路,可以通过观察孔用土枪打击土匪。
1949年解放后,村里办了小学,没有教室,这座土炮楼,曾经用作学生读书的教室,有一段时间,几个年级孩子就在这里上课读书。
1971年村里开始建小学,学校建好后,这座土炮楼也不再是学生的教室了,土炮楼没有人居住,又是村民的集体财产,也没有去管理,慢慢的就随风吹雨打,成了今天的样子。
由于土炮楼年久失修,屋面上的瓦片已经掉落,山被雨水冲刷,窗户也腐烂,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前几年,村里的村民养猪,在这土炮楼边建起了猪圈,有一些也围着土炮楼盖了小管理房,整个土炮楼都被猪圈包围起来。
这座楼我们称为外炮楼,据老一辈人讲,建设这外炮楼还有一点故事。黄庄村有条坑沟, 大家称之为 “学堂坑”,以这条“学堂坑”为界,称坑仔内厝和坑仔外厝。当时建内炮楼的时候,全村的村民都一起上,但坑仔外的村民想,土匪一旦来了,等我们跑到这个炮楼,门已经关了,也进不去了。所以坑仔外的村民就在坑仔外选地基建了这个外炮楼。
解放后,外炮楼曾经有一段时间作为生产队的管理房,用于生产队存放农具,后来大队统一在小学边建设各生产队的管理房,这座外炮楼也就没人使用。再后来又有村民在这土楼的背后建大米加工厂及其他农副产品的加工厂,又建起来的一个小管理房。外炮楼现在也没人管理。屋顶的瓦片也有些掉落,门窗也开始腐蚀,不知道可以维持到哪一天?
两座土炮楼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的。不管是在解放前防土匪打土匪,还是在解放后作为教室、管理房等,在村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现在它们都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摘自《龙岩文史资料》第四十八辑)
(编辑:沈丽月)
Copyright@http://www.lyxl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3006060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31201
主办: 新罗区委宣传部 · 承办:新罗区融媒体中心 Code © 2004-2018 投稿管理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7-3296869 举报邮箱:xltvxinmeiti@163.com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597-2320553
涉养老诈骗举报电话:0597-2622626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7-2622626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新罗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7-232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