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镇围绕“十到户、十个一批”,结合实际、制定了多项配套政策,不断提高贫困户自主创业就业的能力,一批批贫困户从根本上摆脱贫困,逐步实现脱贫目标。
今年36岁的郭华明是江山镇铜砵村人,大学毕业后,在龙岩城区开了一家手机店,生活勉强过得去。
然而,2012年,郭华明突然患上疾病,之后他只身前往广州一家医院治疗,长达四年的治疗,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每月吃药开销还要1000多元,为此家里负债了20多万元,他的日子顿时紧巴起来。
2016年,扶贫工作的春风吹到了铜砵这个小山村,郭华明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当地政府的精准扶贫的帮扶。同样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多方治疗,郭华明的病情逐渐好转。
(采访)江山镇铜砵村村民 郭华明
“这几年对于我们最基层的老百姓的话,是真真切切有感受到政府的扶持,特别是针对我们贫困户的话,是有一些大力的政策帮助我们扶贫。”
除此之外,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郭华明还享受镇里的保障兜底政策、生产、创业、就业政策,医疗保障政策,稳定的收入有了,“易地扶贫”工程也切实改变了郭华明的居住、生活条件,党的一个个精准扶贫好政策如灿烂的阳光般照亮了他的生活,也温暖了他那颗饱经沧桑的心。
“我还想加入中国共产党!”郭华明鼓起勇气再次向党组织提出申请。
(采访)江山镇铜砵村村民 郭华明
“能让我们能以积极的心态加入这个组织,根据这样的被受扶的心态,去感恩这个社会,做到我能做的事情。”
(采访)江山镇铜砵村党支部书记 黄宣如
“从大学毕业以后,他积极向上,在我们村里的各项工作都积极支持,尊老爱幼,在发展项目上就是种菜、运输,都是起了带头的作用,我们铜砵村也是一个大村,也希望多培养一些年轻人,为我们铜砵村的就业发展吸引积极向上的年轻人,吸收到我们党组织来。”
就这样,踏实肯干、积极向上的郭华明,在2017年年底被发展为预备党员。之后的郭华明,心中的明灯更亮,工作的干劲更足。这几年,农村生态资源越发红火,高产值的农产品销售也开始逐渐兴起,也让他对未来的发展更有方向和信心。
(采访)江山镇铜砵村村民 郭华明
“我在想,因为我是农村的孩子,我如果能有这样子的平台能带领百姓一起共同致富,当然有一个想法就是说以电商发展致富,因为我们是农村人,农村有一些农产品是很有特色的。”
同样,江山睡美人脚下,屋旁平整的坡地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一箱箱蜜蜂;在刚建好的75平方米的新房里,46岁的罗满连幸福地忙碌着……
2009年,罗满连从上杭县白砂镇改嫁到新罗区江山镇山塘村,本以为美满的生活将要开始,谁知,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她丈夫因工致残,再加上一双儿女还年幼,家里的重担一下落到她身上。
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改变,竟来自一群飞来的小蜜蜂……2014年底,村里人建议她养蜂,为了掌握养蜂技术,她一边从书本上学习,一边向村里有经验的蜂农请教。很快,3箱的蜜蜂发展到9箱,罗满连一下有了信心。
(采访)江山镇脱贫户 罗满连
“政府开始鼓励我们,扶持我们养蜂,我们越养也有进展,有政府的鼓励,靠我自己的努力,养蜂进展的很快,也发展的很快,对于我的生活改变也很快,所以有人支持我,我就过得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幸福。”
尝到甜头,重燃希望。2015年底,罗满连被镇里列为国定贫困户,镇里又有鼓励养蜂的政策,给予贫困户每多养一箱200元的补助,于是她信心更足了,又买了10多箱的蜜蜂,扩大养蜂规模。现在,她的蜂箱已发展为68箱。去年,罗满连一家各种收入达到4万多元,今年,她还准备再多养一些蜂,规模扩大到100箱!
(采访)江山镇脱贫户 罗满连
“政府的支持,我养蜜蜂对我的生活条件都很有信心,很有改善,改善了很多,这两年又搬进了这个异地搬迁的新房,也是对我们一个很大的帮助。”
Copyright@http://www.lyxl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3006060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31201
主办: 新罗区委宣传部 · 承办:新罗区融媒体中心 Code © 2004-2018 投稿管理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7-3296869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597-2320553
涉养老诈骗举报电话:0597-2622626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7-2622626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新罗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7-232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