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万安镇:“奏响”生态农业的绿色“变奏曲”

来源:作者: 滕浩 沈益辉 詹萍婕时间: 2018-05-02 0条点击0条评论

近年来,万安镇科学制定“一村一策”,重点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培育松洋优质水稻、高山蔬菜、石城高山茶、涂潭渔家乐等品牌产品,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打造以松洋、好坑、西贯农田广阔、水资源丰富、梯田秀美等为景色的特色农业产业脱贫模式和文化旅游带动模式。现在,每个村就像一个美丽的音符,组成一起仿佛像一首万安生态农业的绿色“变奏曲”。

近日,记者在万安镇松洋村看到,直通南天山的机耕道经过前期硬化,极大改善村庄面貌,也让路旁的花卉种植业日渐兴旺,因其运输更加便捷,周边花场、花圃不断扩大,规模花卉种植大户积极涌现,有力调动了农民种植花卉的积极性。

万安镇松洋村村民 杨福生说:比较适应这种花,它这种海拔对我们这种茶花的发展是比较好的,现在我们要做的活就是,还要修建,我们现在暂时是底下那边,还有比较密的盆栽需要分散一点,要重新排过,重新整理,现在市场喜欢这种游龙,要有造型的,有一种形状的,像龙的形状摆来摆去的,你不做好造型,那卖不出好价钱。

万安镇松洋村是省定贫困开发重点村,当地气候环境条件与永福镇相似,近年来,松洋村从村实际出发,不仅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中心、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因地制宜,依托原有的大棚种植技术条件,广阔的土地扩展优势,加大拓展土地种植,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株株花卉在贫困群众的巧手中,蜕变成了花卉市场上的“香饽饽”,迎来最美的绽放。

万安镇松洋村薇阳花卉合作社技术员 陈善继说:因为我们是从永福这边来的,也因为我们永福那边花卉发展得很好,也就进来松洋来带动他们村民这样子的,是我们开的头,我们这边是有二三十亩,如果说我们没有活,我们也可以把他们带动他们村民来这边干活,赚点工资钱,也可以补贴一点。

要致富,要先修路,更要有引路人。万安镇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聚力作用,主动靠前宣传推介,扶持组建“万安公社”等展销平台,针对不同的贫困对象对症施策,创新模式,利用资源优势、团队优势和技术优势,引导贫困户走“绿色生态农业”新路子。当我们陪同松洋蔬菜种植户杨兆昌,行走在新搭的蔬菜大棚架子时,放眼望去,一排排蔬菜、瓜果大棚、一片片林果、一片片荷塘尽收眼底,处处演绎着发展生态农业的绿色“变奏曲”。

近年来,万安镇牢固树立“金山银水•生态万安”的理念,不断整合各方资源,为广大农户提供丰富的绿色生态农业资讯、供求信息、种植技术以及相关农产品展会等线上服务,真正实现与市场的信息融合,搭建了一条农户、经销商、消费者共享互动的大平台,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开启了一条新路。

万安镇松洋村村民 杨兆昌说:种的时候,我们每样东西都没种那么多,每个品种都是种的少,花样比较多一点,我们每个品种都是分批下,不是一次性种下去,这个品种种了差不多过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我们又另外一个品种又种一点,我们只管东西种出来给他们公社,他们公社进来给我们拉出去卖,我们只管田间管理,外面市场我们比较不熟悉,外面哪个菜比较好卖,哪个菜比较不好卖,我们也不懂不清楚,主要是靠他公社进来收。

去年,万安镇全镇农业总产值完成2.77亿元,比增9.14%。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水域资源和生态优势,万安“林药、林菇、林养”生产模式成效显现,农户积极种植大冬稻、抚育丰产竹林、养殖土鸡土鸭、培育食用菌和高山野生山茶等特色农产品。在打通特色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的同时,红曲酒、松洋大冬米、石城高山茶、风鸭、梅花湖野生鱼、“梅花缘”土鸡等一系列万安特色农产品也在龙岩城区不断形成品牌优势。

万安公社项目负责人 杨永河说:“我们现在跟农户对接,我们公社是跟农户下单,然后农户是跟贫困户下单,他们直接这样对接起来,我们目前种植的蔬菜面积大概有将近一百亩,是有几户农户来带动,跟贫困户一起对接,我们公社是要求他们是以有机肥来种植,我们是垫价收购,目前本村有5户农户带动20户的贫困户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