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雁石镇:“一村一品”生态种养 转产转岗“转”出新路

来源:作者: 陈其富 沈益辉 通讯员:简芳琳时间: 2018-08-15 0条点击0条评论

近年来,雁石镇针对养猪场拆除后,如何成功实现转产转岗,确保农民收入不减这一问题,因地制宜,结合各村实际,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战略,积极引导养殖户发展绿色无污染的生态种养业,转产转岗“转”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日,记者在雁石镇下营村的金钩形牧业公司的湖羊养殖基地看到,养殖户正在喂养湖羊。养殖基地负责人陈永健告诉我们,今年,他带头拆除了22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如今,猪场已全部实现转产转岗,搞起了生态立体的湖羊养殖,并取得了不错的效益。目前,该养殖基地存栏湖羊600多头,年出栏湖羊近千头,年收入达100多万元。

新罗区金钩形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永健说:“我们(养殖)这个猪在污染这一块,压力很大,所以我们就开始猪场清了,然后我们就开始转型转为养羊,羊主要没有污染,可以利用我们本地的荒山荒田里面种草,因地制宜的发展种草养羊这个产业,种草又可以降低成本,养羊也是一条致富的渠道。”

在雁石镇坪洋村,生猪养殖户张坤贵从2015年开始转产转型养殖水律蛇,将自家1200多平方米的猪场改造成了水律蛇养殖场。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张坤贵逐步掌握了水律蛇的孵化、养殖等技术,共养殖大小水律蛇上万条,所养殖的水律蛇销往厦门、龙岩、漳州等地,市场供不应求。如今,张坤贵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从事水律蛇的技术研发和水律蛇的孵化、养殖和销售,他希望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其他人,带动更多的养殖户转产转岗,实现增收致富。

雁石镇坪洋村养殖户张坤贵说:“现在因为养猪业的污染很大,我们现在转型改过来养蛇,我们没有污染零排放。目前养(水律蛇)大概是一万条,一年大概出三千条左右,一年产值大概是一百万左右。”

近年来,雁石镇坚决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今年以来,截止6月中旬,雁石镇共拆除猪场198户,拆除面积17.69万平方米。猪场拆除后,雁石镇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养殖户大力发展生态种养业,让农民吃上“生态饭”。

雁石镇副镇长修振明告诉记者:“雁石党委政府对农民猪场拆除以后生产生活问题,也及早谋划,请区农业局相关专家,召开村主干的座谈会,镇主要领导还组织村一些村主干外出学习考察,初步形成转产转岗指导意见,主要按照“一村一品”,还有一些群众自己先尝试,然后政府提供相关的一些帮助,一些扶持政策,这方面引导养殖户转产转岗,保证猪场拆除以后(老百姓)生活过的更美好。”

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雁石镇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等,积极引导养殖户转产转岗,逐步走上了生态种养致富新路。

雁石镇副镇长修振明说:“我们雁石现在往养殖方面有在尝试,原来有养蛇、养鸡,然后养羊的也有一部分,现在最新的尝试,像下营村原来的村支书正在尝试养虾,在种植这一方面,现在在挖掘各村原来的农村的一些特色,比如说,在黄田片区,准备打造九斗的大米,包过原来烟叶的种植,像黄庄村 莲子、槟榔、芋子都算是雁石比较有名的,准备说按照一村一品引导他们种莲子、芋子,像厦中、东南、楼墩这一片,主要引进一些现代农业,因为地比较平,准备种葡萄主要是水果类为主。”

编辑:池啟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