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大池镇黄美村:依托绿水青山 发展生态农业

来源:作者: 吴文强 杨超 通讯员:吴璐璐时间: 2018-11-07 0条点击0条评论

近年来,大池镇黄美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依托绿水青山发展生态农业,实施绿色引领、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提升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日前,记者在大池镇黄美村果蔬专业合作社的百亩黄金百香果基地看到,该镇农技站技术人员正在指导合作社负责人育苗相关事宜。

大池镇农技站技术员vs吴文祥:“这个用有机肥混合我们这一种盲土,大概1比1或者1比0.5的比例,它能够跟传统的育苗方式比的话,它能够促进根系的生长,能够在你明年移栽的时候,苗会更粗壮。”

新罗区黄美果蔬专业合作社秘书长张村林说:“经常有下来指导一下这个百香果要怎么种植比较好,有些技术会教我们种一下。”

黄美果蔬专业合作社秘书长张村林告诉记者,近年来,合作社依托村里的区位优势和气候资源,大力发展黄金百香果、西瓜等生态农业产业。预计今年每亩黄金百香果可产1500斤、亩产值达6000元。近段时间,工人们正忙着采收成熟的百香果,打包装箱发往全国各地市场。

新罗区黄美果蔬专业合作社秘书长张村林说:“像这几年卖出去认可度是比较好的,清香清甜,而且还带有芭乐味。我们今年这个面积种的是有点多,明年还准备再拓宽一点,再多种一部分。”

为响应区委、区政府打好脱贫攻坚战役的号召,黄美果蔬专业合作社还提供除草、施肥、摘果等岗位就业机会,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如今,该合作社共有5户贫困户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实现就业,预计每户年收入3000元左右,让这些贫困户的生活有了更多盼头。

新罗区黄美果蔬专业合作社秘书长张村林说:“人员要比较增加的时候,会请这些贫困户来帮忙干一点活,增加他们一点收入。他们在家没事的时候,也会到我们果园这边来帮帮忙,我们都是有算工资给他,增加他们收入。”

大池镇是远近闻名的花生之乡,而黄美村种植出产的花生品质广受好评。记者在兴耀农业公司的花生基地看到,基地负责人正在进行除草作业,为即将展开的花生采收做好准备。

龙岩市兴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花生基地负责人张国林说:“过七八天采收,区农业局的那个机器拉上来,人工采收和机器采收,就一边采收一边加工,大概采收时间要十多天。”

大池镇农技站技术员吴文祥告诉我们:“黄美的花生,它是历年来这个品质在大池花生里面算是上等的,因为黄美这个地方,种植花生的一片地方,它这个水源是非常清洁的,然后它花生这样子不容易发生病虫害,第二个是黄美这个土壤不错,第三个是黄美海拔高度地理不错。”

据了解,黄美村今年共种植花生面积600亩,自7月中旬进入花生播种期以来,大池镇农技人员持续开展播种、田间管理、防范高温热害等技术指导,为全村花生增产增收打下良好基础。今年仅该基地,预计可采收生花生8万斤,通过深加工后产量可达3万斤、产值60多万元。

大池镇农技站技术员吴文祥说道:“通过这种大棚设施栽培,延长花生的总体采收期和提高总体产量,可以看一看在大棚这边的花生,在这个季节叶子还是绿的,杆还是青的,所以它这样总体营养生长时间延长了以后,它总体产量就会提高很多,这对于农民是有很大好处的,而且大棚生产出来的花生,在喷药,田间管理都很方便。”

革命基点村——黄美村,山高路远、资源缺乏,曾经是个典型的贫困村。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黄美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引导村民发展大棚蔬菜、花生、百香果等特色产业,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生活,也为黄美村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如今,依托绿水青山发展生态农业大有可为的理念在黄美村已深入人心。

大池镇黄美村党支部书记杨恩荣说:“去年把黄美村这个贫困(村)的帽子已经脱掉了,然后我们村去年有一个项目叫美丽乡村项目的建设,然后使我们村的路灯,48盏全部安装完毕,还有水泥硬化道路,使我们村的村容村貌,包括这个路面的整洁已经做得很完善。下一步,我们村依托农业的优势,将我们这边1600多亩的土地,有序地去流转给村民去种植这些百香果,还有大棚蔬菜,花生等,去增加农民的收入。”

编辑:池啟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