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大池镇:激励性扶贫项目 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来源:作者: 吴文强  杨超  通讯员:郭丽平  吴璐璐时间: 2018-12-04 0条点击0条评论

今年以来,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大池镇立足各村实际,结合产业优势和贫困户自身条件素质,因地制宜地开展激励性扶贫项目,让贫困户通过“政府搭台、经营主体补台、贫困户唱戏”的模式,获取项目、资金等外在帮扶机会,激发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达到“输血更造血”的扶贫效果,实现脱贫致富梦。

11月29日,记者在位于雅金村的大池镇激励性扶贫项目——芥菜种植基地看到,贫困户们抢抓好天气给芥菜施肥除草。镇农技站站长邱荣彬正在芥菜地里传授管护知识,确保贫困户种植的芥菜长势良好,有个好收成。

大池镇农技站站长 邱荣彬vs 贫困户:那我们现在这个芥菜种到这个程度,再接下去我们再施一次到两次的有机肥,还有就是在有的有虫子,或者有那蚜虫,要喷一两次药,基本上过一个月左右就可以采收,接下去有菜的话就除草,松土一下。

为切实激发贫困户“扶志”内生动力,大池镇充分利用产业的发展优势,统筹政策资源,统一流转70亩土地用于激励性扶贫芥菜种植项目,并按考核等级分别奖励给参与的18户贫困户。该项目依托太福农业,为贫困户提供前期整体规划,农田整地以及相应的土、肥、水管理技术指导,贫困户只需后期自主管理,即可收成获得效益。

太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家技术员陈金培说:“贫困户因为第一次种,第一次开发的项目,他们没有经验,我们只好天天蹲在这边,教他们怎么样种,怎么样整畦,下什么药,我们都手把手来教他,提供他们技术,以后他们再可以继续发展,脱贫致富。”

扶贫先扶志,扶贫优扶勤。一大早,贫困户吴淑英喂完20羽河田鸡后,就准备外出帮忙收地瓜。她告诉我们,家里因病致贫后生活陷入极大困境。在各级政府的帮助支持下,特别是今年参与到河田鸡养殖项目中,极大缓解了她家生活压力,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大池镇雅金村贫困户吴淑英说:“政府也很好,我家里老公二级残疾,也跑不了多远去打工,上班什么,只好就是说在家打点零工,赚点零钱,补贴家用,刚好这次政府提供鸡苗我们养,就是说多收入一点,补贴家用一点。我们养鸡的时候,打电话说鸡有问题,公司都有下来帮我们看一下,现在鸡养了一斤多,也很顺利,二十只都养起来了。”

如今,像吴淑英一样,其他29户贫困户也在参与河田鸡养殖激励性产业扶贫项目中,通过“农场+贫困户”的激励性扶贫帮扶的模式,利用房前屋后和空闲时间参与养殖,致力于勤劳脱贫。

大池镇大山村贫困户吴生海说道:“第一批养的卖掉了,可能赚有一千多块,现在第二批开始进了,明年可能要多养一点,这样还可以。”

近年来,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大池镇在用足用好脱贫攻坚政策上下功夫,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提升金融扶贫平台,探索激励性扶贫机制,采用“公司+贫困户”的激励性扶贫帮扶的模式,让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56户、436人参与到河田鸡养殖、花生种植、荠菜种植等激励性扶贫项目,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引领更多的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梦。

大池镇扶贫办负责人林日强说:“我们大池镇今年在脱贫攻坚中,激励性扶贫做了12个,比如说种植百香果,还有就是河田鸡养殖,还有花生这些种植等等有12个项目,主要我们做这些项目主要就是为了政府搭台,整合资源,提供资金,还有就是公司补台,别的公司提供技术,还有售后服务这些,贫困户唱戏,主要是激励他们这些,比如说参与这些项目中,使他们增加一些多收入,在脱贫攻坚中早日脱贫,脱贫后还可以说,再激励他们还能致富。”

编辑:池啟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