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西陂街道: 从农村到城市的发展变迁

来源:作者: 潘伟华 沈益辉时间: 2019-01-03 0条点击0条评论

近年来,随着龙岩中心城市“西移南扩”,西陂街道紧紧围绕打造特色产业,加快商务、物流、人居三大板块建设,加强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幸福感,让生活在西陂街道的居民亲眼见证了城市化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和各种便利。
        近日,记者在西陂街道莲西小区刚搬进新居不久的林阿姨家中采访时看到,她向我们翻看着以往的老照片,回忆着当年老家的样子,不时感慨着现在村里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林阿姨告诉记者,改革开放40年来,西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农村变为城市,到处高楼林立,村里人也从农民变成城市居民。这么多年以来,村民的小日子过得舒舒服服、顺顺心心,幸福感、安全感满满。
        西陂街道西山村居民 林奕群说:   “原来我们家的条件是比较差,就是包括这个西山村也是比较落后的,也是比较贫穷的,因为地多。地多,道路都是很破的,那这几年改革开放以来的道路做了,我们这边附近楼房都建起来了,城市也搬移到我们这边来。虽然是土地被征用了,那我们的那个房子都建好,住的条件也好起来了,环境优美了,生活条件那当然比原来提高了很多,幸福指数也提高了。” 
        西陂街道西山村居民林国华说:“从我们十多岁成长到现在这个年代了,没想到政府改革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房子拆了,现在你看住的这个房子,商品房里都很漂亮了,现在基本上像我们西山村家家户户都可以讲都有这样。改革开放了这么多年,都是政府给我们有这么多的好处。才给我们像今天这样小区,这么好居住的环境,还有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  

  改革开放以来,西陂街道西山村村两委从完善基础设施入手,加强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功能,新建幼儿园、菜市场、老年活动中心、标准化的卫生所等,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着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西山星海幼儿园园长 蒋丹芬: “从最早的老的幼儿园到现在都有四五十年了。之前,我们的西山星海幼儿园是比较老的,楼层也比较旧。而且设施各方面,配备的比较薄弱。自从改革开放这边一路过来,上面的领导都很重视,而且村部什么都很重视我们的教育这一边。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改革,我们现在大家看得到我们现在的幼儿园是一栋很独立的四层的,这样子规范的幼儿园,而且设施方面也逐步的跟上,每班都配备很标准”   

近年来,西陂街道西山村紧紧抓住中心城市“西移南扩”的建设发展机遇,以全面建设新农村为目标积极投身城市建设中,引进创办建材市场、建筑装修市场及开发商业市场等经济实体,不断拓宽民生及服务领域,完善基层设施,将村财收入切实用到建设发展中来。

 西陂街道西山村党委书 郭新华说:“西山村以前基本都是农田,我们居住的也是民房,交通水利还有设施都不完善。经过我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下,还有我们西山村全体党员代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我们西山村也是抓住了这个契机,通过征地拆迁,我们西山村由农村变为城市,村民变居民的转变,以前西山村的村民都是居住民房,现在都住高楼,而且收入也(提高了),每家每户都富裕起来。那我们村不断的投入基础设施,大大提升了生活的环境,居民的幸福感”

  西陂街道地处龙岩中心城市新区,是龙州工业园区和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辖区总面积52.29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约1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万多人。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龙岩中心城市“西移南扩”,特别是“商务、物流、人居”三大板块建设和龙州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西陂街道已逐步发展成为龙岩中心城市的政治、经济、交通和商贸中心。2017年,西陂街道全年完成财政收入6.35亿元;规模工业产值43.5亿元,比增13.6%;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完成销售额51.69亿元;全年村(居)财总收入达4689.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7050元;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市、区乡镇街道前列,被喻为“闽西第一镇街”。2015年以来,西陂街道征地拆迁工作累计全面完成22个项目,完成土地征收640亩,房屋征收22.7万平方米。

编辑:池啟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