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江山镇: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孩子们艺术的殿堂

来源:作者: 张军  潘伟华 通讯员:黄秋龙时间: 2019-01-07 0条点击0条评论

江山镇尊师重教的传统历史悠久而闻名,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江山中心小学,于2015年在校内的古建筑耸池岩里创办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少年宫活动以全面推进少年儿童素质教育为主线,充分突显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特殊教育职能,严格规范少年宫内部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育水准,少年宫的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了孩子们熏陶艺术的殿堂。

1月3日,记者走进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江山中心小学,这里坐落着一座历经六百年历史沧桑的明朝宫殿式古建筑:耸池岩。耸池岩气势磅礴恢弘,具有独特建构风格,建筑内外闪耀着皇家殿宇的气派,展现着古老文明的辉煌。江山中心小学的乡村少年宫活动正在耸池岩里如火如荼地开展。走进耸池岩大门,墙上展览出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大门旁边一张大桌子上笔墨纸砚俱全,几个学生端坐在一起挥毫泼墨地练习书法,专心致志地书写出一个个刚劲有力的毛笔字。指导老师认真地纠正孩子们的坐姿、执笔、落笔、字法等基本功,大家陶醉在别具一格的中华书法境界里。

江山中心小学学生郭缘冰说:“通过学书法,对我学习帮助很大。通过学书法,我们现在是越练越好,从而还衬托出让硬笔字也变得很好,字迹会变得更工整。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能速度快又写得又流畅、漂亮、工整。”

江山中心小学少年宫书法指导老师涂海阳说:“第一个,首先这个书法第一个是从技法方面,然后在这个练习当中,可以让孩子们学到一个是安静,然后是有耐心,还有信心,等等这些内在的这种精神。(学生们)学得还不错,然后我是从他们三年级开始进来上课的。我现在是已经两年多了,然后现在一年,他们从一开始不会拿笔,现在作品都能写得像模像样。”

在耸池岩的大堂里,几个爱好音乐的学生们在古筝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行云流水地拨弄着琴弦,弹奏着古筝,悠扬动听的琴声从指尖迸发出来,一曲曲和弦美乐环绕在殿堂四周,仿佛穿越到古代的优美意境,让人流连忘返。学习古筝,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锻炼了协调能力,也陶冶了孩子们的音乐情操,颇受孩子们欢迎。

江山中心小学学生郭乐瑶说:“学古筝让我比较会练耐心,因为古筝的话不是那么容易一开始就学会的。你必须要慢慢地天天去练。所以现在让我自己像做很多事情都会有耐心的去慢慢地做。通过这些少年宫活动。比如书法、古筝等等让我们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让我们在校园里面更加充实。”

江山中心小学少年宫古筝指导老师吴榕说:“她们现在练琴勤奋以后,现在弹琴就是有了很大的进步。其实我觉得相对比起来,我们不比城里面的孩子更差,他们其实挺优秀的。所以比如说学了古筝,她会觉得我平常在很繁忙的学业中,我还有一项音乐这种东西融入我的生活里面,因为音乐这种东西就会感染,边弹边唱边弹边唱,那他会比较有兴趣,比较说不会那么枯燥,丰富一下课余生活。”

近年来,江山中心小学少年宫活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利用古建筑耸池岩作为活动场所,既节省了大量建筑成本,又发挥了古建筑蕴含的强大的传统文化熏陶魅力,感染着里面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学校通过外聘多名书法、古筝、英语、篮球、腰鼓、民间艺人、龙岩山歌等专业志愿者辅导员。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举办英语沙龙、古筝、书法、羽毛球、乒乓球、排球、足球、大阅读、小记者(禁毒、反邪教);安排了德育、艺术、体育、科技、实践等近二十个活动项目,让农村少年儿童真正享受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实现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江山中心小学校长林志华说:“文物保护单位平时关起来的话,非常浪费。我们思考了一下,2017年开始定位这个地方为琴声书韵的主战场,主要是有软笔书法跟古筝项目。总的来说,琴声书韵是我们江山少年宫项目定的一个小的点,事实上我们还有一些体育类、文艺类跟智益类,其实书韵更多的就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播。我们引进了很多资源,然后从城里面请来专业的老师,像古筝是专业的古筝演员,书法是省书协的会员,这些(老师)都是非常专业的。能帮我们孩子带来跟城里孩子一样的师资、水准。孩子可以在我们自己的校园里面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资源。”

编辑:池啟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