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小池镇:激励性扶贫项目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

来源:作者: 廖健伟 倪国凯 丘灵玥时间: 2019-07-18 0条点击0条评论

近年来,小池镇不断创新扶贫机制,变“扶贫”为“扶勤”,变“扶弱”为“扶志”,大力实施激励性产业扶贫模式,扎实推进农业产业扶贫项目,有效提高贫困户的自我“造血”功能,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小池镇璜溪村的百亩荷花养鱼生态观光农业基地,只见大片的荷塘映入眼帘,粉色的荷花与碧绿的莲蓬交相辉映,贫困户们正在自己承包的荷塘里采摘莲子。

小池镇璜溪村村民陈得来表示:“承包这一亩地,还有那个技术员来指导,就一亩可以收,一年可以收三四千块吧。”

据了解,该基地首期占地面积约100亩,以“党支部+公司+贫困户”模式,引导、鼓励21户贫困户参与种植“太空36号”优质荷花品种。基地以荷为媒,在荷塘内套养鱼、虾、泥鳅等,并在荷花换季时种植油菜花等观赏性植物,以期形成良性循环,吸引周边游客前来休闲观光。同时对莲子、莲藕、荷叶等进行深加工,形成荷花产业链,从而带动村民劳动致富。

小池镇璜溪村百亩荷花养鱼生态观光农业基地负责人陈培深表示:“我们这个基地大概就是一百亩这边嘛,反正就是贫困户这边有20多户嘛,那我们平时一般都是靠他们,农忙啊都是靠他们帮忙,还有他们的销路方面就是。他们如果自己卖不出去,我们就我们给他收购,收购来到我们场里做。技术,肥料都是由我们提供,一般他们都是劳力比较少嘛,我们肥料都是把他弄到基地,还有他们有能力的就自己去施肥,没能力的我们还是帮他们。”

位于小池镇南山村的峰华果蔬农业合作社蜜雪梨种植基地,同样是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贫困户们正在自己承包的“责任地”里忙采摘蜜雪梨。

小池镇南山村村民陈文海说道:“这边承包了一年,这个正在采摘的时候,后来一年收入2000多斤,收入大概2000块左右。”

小池镇南山村村民吴美荣表示:“我们在合作社这边承包了一亩的蜜雪梨,那个我们在合作社这边年收入的话呢就2000这样子,2000左右。那我们在闲暇的时候呢,就帮业主那个打一点零工,因为他们毕竟忙不过来。”

小池镇南山村村委会主任陈国勇说:“因为今年属于高峰期,丰产,贫困户基本上都是每天都在这边帮助销售,还有采摘,就是以采摘为主,让很多外来人到我们这边来采摘,以这个为主,销售就是批发的销售,是有到我们到西安水果批发市场。”

南山村峰华果蔬农业合作社共有社员40多名,合作社基地种植竹山220亩、水果33亩、大棚蔬菜25亩,并有鱼塘6亩。目前该合作社解决100多名群众就业。2018年以来,南山村依托该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带领11户贫困户参与激励性扶贫项目,种植蜜雪梨,每户约1亩,预计年增收1000-2000元不等。

小池镇南山村村委会主任陈国勇表示:“本村贫困户有11户在这个合作社,可以让他们每年增收的大概有2000多块钱,一年可以增收2000多块钱,贫困户他们一个人承包一亩,一亩完以后多余的时间,因为我总有30多亩嘛,其他多余的时间,雇他们帮我们打零工,打零工我们按当地那个雇工的标准给他们,多余的时间由他们来帮我们打零工,其他的技术,他们的技术力量由我们合作社提供,下药,包括施肥除草,由我们安排时间,然后他们贫困户自己参与进来。”

近年来,小池镇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以培育一批扶贫主导产业、建设一批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组建一批产业扶贫服务团队、提升一批本土特色农业品牌、拓展一批电商销售渠道“五个一批”为抓手,通过实施合作社+贫困户、种养殖公司(基地)+贫困户、种养殖大户+贫困户、旅游产业+贫困户、互联网+贫困户的扶贫模式,项目业主帮扶贫困户流转土地,解决贫困户发展前期困难;为贫困户提供优质种苗子,提高贫困户种植产量产值;对贫困户进行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提升贫困户的种植技术水平。帮助贫困户销售产品,解决贫困户的无后顾之忧。通过实施激励性扶贫项目,实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转“扶贫”变“扶勤”,转“扶弱”变“扶志”,有效提高贫困户的自我“造血”功能,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

                                                                                                             编辑:汤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