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池镇从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出发,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探索激励性扶贫机制,采取“政府+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贫困户”等模式,梳理特色农业项目,吸纳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进来,有效提高贫困户的自我“造血”功能,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
近日,记者在大池镇激励性扶贫甜玉米种植基地看到,贫困户们正在自己承包的责任地里采摘玉米。
大池镇村民吴文波说:“一年我这边种一亩多玉米,除草下药,镇里面有人家指导,年收入净收四千多块。”
据了解,该项目共流转土地27亩,共吸纳了12户贫困户参与甜玉米种植项目,镇里提供种植生产过程中的前期费用,包括统一土地流转、平整、土壤改良以及肥料等等,依托天文家庭农场,为贫困户提供前期整体规划、农田整地、大田移载等以及相应的施肥、管理等技术指导,按照贫困户的劳动能力,自主管理1.8亩-2.5亩不等,预计每户每年可增收5400元到7500元不等。
大池镇激励性扶贫甜玉米种植基地负责人陈金培说:“我们这边种有二十七亩的玉米,总共有十二户贫困户,其它按照我们就是正常情况,我们给他们技术指导,他们自己种,一个人大概有一亩七八,大概总的收入,现在一亩地总共收入有四千多块,我们帮他们销售。”
位于大池镇雅金村的槟榔芋种植基地同样是一派繁忙的景象,贫困户们趁着天气晴好,正忙着给槟榔芋施肥、除草。贫困户黄全桂告诉记者,在这里种菜,为自己打工,不仅场地免费,农资不用愁,收入有保障,还可以学到技术。
大池镇村民黄全桂说:“槟榔芋种一亩九,那边一人到时候政府没事自己除草,干的话还有政府帮忙指导,经常下来指导,一亩征收一人一万多块。”
该项目依托天文农场,统一流转土地54亩,带领31户贫困户参与激励性扶贫项目,种植槟榔芋,每户1.2亩到2.3亩不等,预计年增收8400元至16000元不等。
大池镇激励性扶贫槟榔芋种植基地负责人黄木仁说:“统一出地,统一管理,就是基地他们种下去了以后,就帮助他们部分的那个资金,农药的资金,还有肥料的资金,肥料有统一给他下两三次,后面叫他们贫困户自己去做,就是说一个人大概平均就是一户大概就是一亩半左右,尽量我们帮他联系,比如讲,自己有办法销售的自己销售,没有的那到时候收钱的时候,我们有帮他联系了好几个大户的收购的厂家,我们都有帮他联系。”
近年来,大池镇在脱贫攻坚战中探索激励性扶贫机制,变“送钱送物”为扶持创业就业,把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贫困户积极性调动起来,破解贫困户创业就业资金、技术、项目难题,激发内生动力,200多户贫困户通过劳动摆脱贫困,为持续脱贫、永久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大池镇扶贫办负责人林日强说:“我们大池镇根据贫困户的需要,还有组织一些有劳动能力的一些贫困户,就是说做了这些激励性扶贫,很多项,比如说有:有水稻种植、有玉米种植、还有槟榔芋种植。包括还有百香果种植,那我们大池镇大概有两百多户的贫困户,其中我们大概有参与这些项目的将近有一百六十多户,就是说覆盖率差不多七十到八十。那每年可以为这些贫困户增加四千多元到一万多块。”
编辑:林旖旎
Copyright@http://www.lyxl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3006060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31201
主办: 新罗区委宣传部 · 承办:新罗区融媒体中心 Code © 2004-2018 投稿管理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7-3296869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597-2320553
涉养老诈骗举报电话:0597-2622626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7-2622626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新罗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7-232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