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铁山镇:多元发展“山上山下”模式助推产业转型

来源:作者: 潘伟华    陈银樱时间: 2019-08-09 0条点击0条评论

近年来,铁山镇党委政府按照“科技助农、农旅结合、工农共进”的思路,着力做优现代农业“山上山下”两篇文章,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发展,努力成为中心城市“蔬果园”。
      8月7日,记者走进新罗区铁山镇谢家邦乡间果芙家庭农场,只见绿油油的果林穿梭于各个山梁峁壑之间,葡萄园内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葡萄悬挂枝头,技术人员正对即将成熟的葡萄袋装进行解封,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一轮采摘期。
        新罗区乡间果芙家庭农场技术负责人谢凯说:“现在是把袋子解了,解了是让它充分成熟接受阳光,它解完之后几天就可以销售了。因为我们是高海拔,它温差大,所以它的葡萄甜度会更甜,香味也更香,我们是按无公害的做法来做。”
        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煤炭开采的“重灾区”,据当地村民介绍,最高峰时在这里从事煤矿行业的有1000多户。为适应全区煤矿政策性关闭转型跨越发展的号召,这里筹资兴建集休闲、采摘、科普、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农场,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1568亩,如今,成为全市最大的单体农场和市、区示范农场之一。
        新罗区乡间果芙家庭农场负责人 林熙翔说:“从矿业转型过来,也是一个退伍军人回来的,当时主要是说煤矿结束了不懂做什么,然后就来搞生态农业,也是说看下如何能够带领我们家乡的老百姓们一块儿如何来创业,主要就是说农业这一块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我们就抱着一心的热血来做这块农业。”
        农场发展之初,农场负责人对这里的20多亩煤矸石精心复绿,农场以“花”、“果”、“野”为特色,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其中一期投资2000多万元,二期拟投入4000万元,建设农产品检测系统、可溯源体系,利用网络线上线下销售,完善休闲农业旅游设施。目前年产值达800多万元,解决村民就业20余人;同时,积极参与激励性扶贫,带动对象贫困户28户,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罗区乡间果芙家庭农场负责人林熙翔说:“土地我们流转的大概1568亩,14年的时候开始流转的,然后现在目前为止我们的主要的产业,现在可能接下来我们所有的规划都是按照市场准入怎么去做,那主要的品种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可能就规划着两大品种来走,一个是鸡鸭,第二个是葡萄。”
        如今,铁山镇共发展有乡间果芙、笑美家庭农场等较大型家庭农场6家,休闲垂钓基地3家,全镇现有山林面积15.2万亩,耕地面积8610亩,主要种植葡萄、草莓、脆皮金桔等经济作物,已成为市、区近郊亲子采摘、休闲娱乐好去处。
       下一步,铁山镇党委政府将着力做优现代农业“山上山下”两篇文章。山上:抓住矿产资源枯竭后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契机,探索发展“一村一田园综合体”,推进山区片11个革命基点村连片发展。山下:力争成为近郊中心城区休闲果园,大力发展生态采摘,利用温泉活水,大力发展益康泳池、闽西温泉休闲谷等,做优康养产业,着力打造一张张靓丽的绿色名片,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编辑:林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