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东肖镇:实施激励性扶贫项目 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

来源:作者: 丘圣华时间: 2019-09-18 0条点击0条评论

今年以来,东肖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以“六个精准”为基本要求,以实施“五个一批”为根本途径,因类施策、因人施策,大力实施激励性产业扶贫模式,扎实推进农业产业扶贫项目,有效提高贫困户的自我“造血”功能,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

日前,记者在东肖镇肖坑村看到,建档立卡贫困户胡英萍正在火龙果种植基地内除草、施肥,得益于激励性扶贫项目的帮助,让她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东肖镇肖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胡英萍说:“老公身体不好,长期没办法干活,(前两年)村里有那个米蕉(基地),现在有这个火龙果(基地),我做一点这个工,那一天给我100块,那现在生活比以前更好一点。”

东肖镇肖坑村火龙果种植基地负责人许华钦说:“平常我们就雇村里的贫困户,帮我们干干活,除草、浇水、施肥那些,然后我们就会给他们相应的工资,女的一天100,男的一天150,然后会跟他们讲解一下怎么种植,教他们一些技术,然后以后他们想种的话也可以自己去种。”

2017年,肖坑村紧紧围绕“贫困户摘帽、贫困户脱贫”的目标,不断探索致富新路子,通过建立“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流转72亩村民土地种植米蕉,让贫困户参与种植、管理,村里贫困户的收益不断增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9户24人已于2017年底全部脱贫。有了成功的经验,今年3月,肖坑村又通过流转28亩的土地引进火龙果种植项目,进一步稳定了贫困户的收入,确保脱贫不返贫。

东肖镇肖坑村党支部书记李燕说:“3月份(火龙果苗)已经种植下去了,大概就是明年亩产的话可以达到5000斤左右。接下来我们就带动村两委出去考察一下,看一下有什么好的项目,再引进村里面增加村财收入,还带动贫困户(增收)。”

在东肖镇隘头村的米蕉基地内,村党支部书记邱榕杰这些天正在查看苗木的生长情况,通过“村集体+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今年3月,隘头村流转了23亩的土地进行米蕉种植,将农业生产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并制订一系列激励措施,激励贫困户积极参与,强化贫困户脱贫自觉性、主动性。

 东肖镇隘头村党支部书记邱榕杰说;“预计可能明年春季可能就会投产,到时候可能会增加我们村财收入,可能会增加7到8万,同时也能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按照合同也会拿30%出来,分给贫困户,我们村两委干部也会积极谋划,多引进一些很有种养业,包括这个生态养鸡各方面,积极去探索,确保我们贫困村稳定脱贫,摘帽,为我们增加村财收入,也带动贫困户各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

近年来,东肖镇按照中央、省、市、区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认真理清思路,明确工作重点,落实责任分工,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2016年至今,共拨付扶贫专项资金553万元,建成15个激励性扶贫项目,共投入105万元,覆盖13个行政村,带动贫困户115户,2016年至今,累计有8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金融扶贫贷款344万元。经过两年多的精准识别动态调整工作,截止目前,东肖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5户396人,已全部实现脱贫。

编辑:汤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