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普通的闽西老区妇女,为了革命,她奋勇向前,被枪决死里逃生后,再次投身革命,最终牺牲,她就是闽西红嫂--陈客嫲。在闽西这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上,在血与火的峥嵘岁月里,一位位像陈客嫲这样的闽西工农群众,始终“听党的话,跟党走”,为中国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的节目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陈客嫲烈士故居,一起去重温那段战火纷飞的日子。
9月30号,陈客嫲烈士故居陈列馆揭牌暨广播剧《烈火中永生》首播式在东肖镇后田村举行,《烈火中永生》是根据闻名闽西的革命接头户陈客嫲英雄事迹进行创作,再现了陈客嫲为游击队运送物资时的机智勇敢,两次被捕时的无惧无畏,展现了闽西儿女“听党的话,跟党走”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该剧邀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制作中心主任、著名广播剧编导权胜、知名广播剧编剧陈辉剑等担任主创,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播剧专业团队进行录音合成,该剧将在10月30、31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录中国》栏目中播出。
知名广播剧编剧陈辉剑:“我对他的内心世界精神层面很感兴趣,所以我就试图去进入她的内心。挖掘他的内心是什么指使他会有这样一个行动、行为,所以,在翻阅他以前的一些背景以后,资料以后,我就真的感觉生命是很宝贵的,她是牺牲了自己点亮了整个旧社会,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希望。”
1885年,原名邱清玉的陈客嫲出生于龙岩东肖镇隘头村的贫苦家庭,从小当童养媳,嫁东肖后田村后,村里人称她为“客嫲”,陈客嫲30岁丧夫,艰难度日。家人牺牲后,陈客嫲擦干眼泪,决心跟党走,红军长征后,她冒着生命危险,千方百计为游击队送粮、盐和日用品,为了运送物资,陈客嫲还发明了用特制双层粪桶(上盛干粪,下藏米盐)的巧妙办法,瞒过哨兵,接济游击队。
区委党校教师林笑丽:“他们是一只没有荆棘的后勤保障部队,在这里有出现了37名的女烈士,遍布东肖18个乡村中的15个,有95名女“五老”遍布所有的村庄,他们的活动斗争非常的坚决,呈网络化状态,男子上前当红军了,那女子就在后方生产支持革命,第二个就是,在扩红中,当先锋,送丈夫、送孩子去参军,他们在革命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赢得了社会对女性的尊重。”
1936年9月的一天下午,游击队领导人在陈客嫲家开会,陈客嫲照例在家门口补衣放哨,此时国民党兵突然进村,陈客嫲立即大喊暗号提醒屋里开会的同志离开,但自己却被抓住。在牢中,陈客嫲遭遇了严刑逼供,但最后仍没有说出游击队的行踪。最后,陈客嫲被处以枪决,幸运的是,子弹只是穿过陈客嫲的下巴,她幸运地活了下来。伤养好后,她又在村里活动开了,日子一天天过去,陈客嫲活着的消息也终于被敌人知道。1937年1月,陈客嫲再次被捕,任凭敌人审讯拷打,她始终闭口不言,面对敌人的威胁,陈客嫲从容地说:“我已经死过一次,我要为革命再死一次。”陈客嫲牺牲后,被亲属葬于后田村排呀山,1954年,陈客嫲被评定为烈士。
东肖镇党委书记林广江:“陈客嫲烈士故居陈列馆揭牌,为我们东肖增添了一抹红色新亮点,也会不断提醒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那接下来,我们将认真按照习总书记关于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要求,从而加强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深化红色文化的研究整理,推进红色文化的弘扬,传播,创作红色文化,文艺精品,培育红色文化旅游品牌这个等几个方面,不断推进红色文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利用起来。”
(编辑:杨晶)
Copyright@http://www.lyxl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3006060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31201
主办: 新罗区委宣传部 · 承办:新罗区融媒体中心 Code © 2004-2018 投稿管理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7-3296869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597-2320553
涉养老诈骗举报电话:0597-2622626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7-2622626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新罗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7-232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