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春茶采摘最忙碌的季节,茶树上的小尖牙儿是怎么变成杯子里的茶叶的呢?今天,就跟随我们的镜头,到大池镇大和村去,感受下采茶、制茶、品茶的乐趣。
近日,记者来到大池镇大和村,只见一座座房子错落有致,一户户农家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民廖绍恭正忙着采摘新鲜茶叶。
大池镇大和村村民廖绍恭:“像我们村里的茶树都是没有很统一的,都是从山上挖回来种,苗是来自大自然,山上挖回来的。像我们这个种了十多年了。像我们这些茶树也没有说整片整片,都是房前屋后,山边田角这样子,一年采一次,没有下什么农药、肥料。让它自然生长这样子。”
每年的这个时候,大和村的村民们都会将房前屋后的新鲜茶叶采摘回来炒制手工茶,当天采摘的新鲜茶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使用农村的传统土灶、大铁锅和木柴进行制作,从鲜叶到干茶,全靠一双手控制。
大池镇大和村村民杨纯标:“我现在是第二道工序排水分,接下来就烘干。总工序,一个是过青,第二个是排干,第三道是烘干。总的程序就是三到四个小时左右。”
杨纯标告诉我们,炒制的手工茶除了留一些供自己和家人品尝,其它的进行销售,为家里增添了一笔不错的收入。
大池镇大和村村民杨纯标:“种了二三十年了,都是房前屋后种的,大概是三亩多一点,大概现在的收入是一万来块,除了自己吃的,我们的茶叶是供不应求,炒出来就卖掉了,现在大概收入是一万多,也是增加我们农村的一个收入。”
大和村位于大池镇西部,离城43公里,村庄平均海拔850米,全村总人口1120人,其中常住人口500多人,是我区最边远和最高海拔的行政村,也是著名革命老区基点村。这些年,当地百姓依托优越的地理优势,在房前屋后种植山茶,并利用农闲时节采茶制茶,出产的本地山茶香气浓郁,产销两旺,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大池镇大和村党支部书记廖福明:“我们大和茶主要是村民利用了房前屋后、菜园边边角角及山坡地来种植,让他自然生长,一年采一季的茶。大概我们是每家每户都有一点,多的人可能产量在一百五十斤左右,少的人也有二三十斤,三五十斤的都有,全村总的产量加起来可能在五千斤左右,现在按当前行情价来讲,一斤是一百到一百二十块,所以就为我们村村民总体增加了五六十万的收入。我们村现在接下去,主要就想围绕着大和手工茶来向外,网络的方式来推广。今年准备举行第一届的品茶会,以品茶会的形式来推广,鼓励广发村民种植以及大和品牌的推广,我们想结合我镇被列为国家农业强镇、打造我村一村一品的,以我村大和茶为品牌,向全国推广。”
近年来,大池镇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产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正朝着区域格局化、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发展规模化方向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大池镇副镇长张玉聪:“我们挖掘了一些比较有潜力的项目,准备把他们通过一些政策还有资金扶持,扶持他们把这个产业做强做大。我们大和茶其实是比较有历史底蕴的产业,我们也想把这个产业给做大,我们通过发动群众,多种茶叶,还有经过我们镇里面一些政策还有我们的资金,多往这方面倾斜,去扶持他们把这个产业给做大。”
(编辑:杨晶)
Copyright@http://www.lyxl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3006060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31201
主办: 新罗区委宣传部 · 承办:新罗区融媒体中心 Code © 2004-2018 投稿管理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7-3296869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597-2320553
涉养老诈骗举报电话:0597-2622626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7-2622626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新罗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7-232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