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苏坂:打好“产业激励+扶贫车间”组合拳 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来源:作者: 郭凯 沈益辉 通讯员 倪志华 杨光时间: 2020-07-02 0条点击0条评论

今年以来,苏坂镇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以激励性扶贫项目为抓手,突出优势产业挖掘和特色产品,打好“产业激励+扶贫车间”组合拳,持续增强扶贫“造血”功能,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推动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增加贫困户收入,巩固脱贫成效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这天,苏坂镇农贸市场内格外热闹,不少贫困户早早便来到了这里,他们有的拎着笼子,有的带着纸箱,围着地上放着的几十笼山麻鸭种苗兴奋的讨论着,在市场的一角,区农业农村局和苏坂镇扶贫办的工作人员正在逐一登记信息,有序的为贫困户们发放山麻鸭种苗。据了解,此次山麻鸭种苗发放仪式共有130户贫困户报名,现场共为他们派发了3398只鸭苗。

苏坂镇西楼村贫困户陈立新:“今天我是来村里领山麻鸭,是苏坂政府和农业局送我们的,本来我家里面有养很多河田鸡和下蛋的鸡,(这次)佳和合作社指导我我来领鸭子回去,打算增加我的收入。”

区农业农村局脱贫办常务副主任罗南彬:“我们这边主要是发放3000只山麻鸭给苏坂镇,因为苏坂是贫困镇,为了促进贫困镇贫困农户的增收,我们把农业农村局的山麻鸭厂的山麻鸭(种苗)赠送给贫困户,让他们进行养殖,增加农户的收入,来确保他们稳定脱贫。如果(农户)养殖的好的话,对贫困户好的话,我们还会继续对其他乡镇推广。”

为帮助贫困户养好这批鸭苗,苏坂镇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由贫困户申报养殖份额,由镇包户干部进行实地考察,凡符合条件贫困户即可报名参与激励性扶贫山麻鸭养殖项目,实行分散经营,每户养殖规模50只左右,同时,给贫困户提供技能培训、技术指导、卫生防疫、农资实物等帮扶,协助贫困户做好产后销售,以降低贫困对象的技术和市场风险,确保贫困户家庭获得稳定收入。

苏坂镇佳和养殖合作社社长黄勇:“这个山麻鸭出产快,利率高,产前我们全部给他们养好,养到二十天左右,再给他育苗全部做好来,发放给贫困户,这样他们就没有后顾之忧,养殖过程中,我会去跟踪,给他们打疫苗,提醒他们天气变化的问题,我会给他们做好防疫这方面的工作,产后销售,我们给他们收购,不会低于市场价格,让贫困户无后顾之忧。

苏坂镇副镇长陈金斌:“通过养殖山麻鸭,一个是时间比较短,短期内大概三个月有效就可以回收了,第二个山麻鸭可以生蛋,可以促进贫困户稳定的增加收入,第三个,我们也为了确保山麻鸭这个项目的农户产后销售问题,我们已经有佳和养殖专业合作社,还有成立家庭农场,都有帮助贫困户做好这个产后销售问题,特别是我们聘请的村里面的乡村兽医,我们定期会帮助贫困户做好育苗。根据现在目前我们全镇做的激励性扶贫还有其他,(比如)我们前两天做的河田鸡养殖项目,湖羊还有甘蔗,总体上我镇通过激励性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树立扶贫和扶志相结合,促进贫困户内生动力,从而促进我们的贫困户的稳定脱贫。”

今年以来,苏坂镇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以激励性扶贫项目为抓手,突出优势产业挖掘和特色产品,打好“产业激励+扶贫车间”组合拳,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因地制宜、扶企带贫”的方针,整合资源、适量投入,在方便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的村落建设扶贫车间,将分散式、家庭作坊式劳动密集型企业提升改造迁入扶贫车间,引导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业,做到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同时,建立起一批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好,既有产品特色,贫困户参与率高的激励性扶贫项目,让贫困户可以无成本或者低成本在村内进行自主饲养、生产,着重把重心自主发展上,改变贫困户的精气神,推动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增加贫困户收入,巩固脱贫成效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