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肖镇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用水安全,以“六个精准”为基本要求,以实施“五个一批”为根本途径,因村施策、因人施策,大力实施激励性产业扶贫模式,扎实推进农业产业扶贫项目,有效提高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自我“造血”功能,不断巩固脱贫成果。
日前,记者在东肖镇肖坑村的激励性扶贫项目火龙果种植园里看到,一株株郁郁葱葱的火龙果树上挂满了红色鲜美、飘香四溢的火龙果,不少市民正在果园里体验采摘的乐趣。
而在村内另一处激励性扶贫项目灵芝种植园里我们看到,一颗颗紫灵芝长势喜人,镇村干部正向绿亮美农林生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了解今年灵芝收成情况,并向种植户学习如何种植灵芝,为接下来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推广灵芝种植做好准备。
龙岩绿亮美农林生态有限公司负责人林佳慧说:“我们大概是今年年初把灵芝种下去,总的种了60多亩,总的60多亩可以采摘大概三吨左右就是6000斤左右,那一吨大概平均全部收益的话,应该有个60多万。”
近年来肖坑村不断探索致富新路子,通过建立“村集体+公司+贫困户”的合作模式,流转28亩村民土地种植火龙果,让贫困户参与种植、管理,村里贫困户的收益不断增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建档立卡的9户24人已于2017年底全部脱贫,今年年初又通过流转山林引进“武平紫灵芝”种植项目,进一步拓宽贫困户的增收渠道,确保脱贫不返贫。
东肖镇肖坑村党支部书记李燕说:“通过这几年的摸索,我们现在流转了28亩的土地,给私人种植火龙果,还有500多亩的山林种植灵芝,同时,村里有五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参与火龙果种植,这样贫困户既能得到经济上的收益,又能学习到技术。我们村也经常(组织两委)学习种植,我们现在自己村里种植了五亩火龙果,明年的这个时候会迎来收益,来不断增加我们村里的(村财)收入,更好的带动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与此用时,在去年刚刚摘掉贫困村帽子的东肖镇隘头的村林下河田鸡养殖基地里我们看到,饲养员正给鸡苗投食,据了解该基地是东肖镇通过改变以往跟第三方公司合作购买农副产品的模式,补助扶贫资金给贫困村自己设立的养殖基地,通过向养殖基地回购农副产品,来实现更好的带动贫困村增收。
东肖镇隘头村党支部书记邱榕杰介绍:“由我村统一购买鸡苗,并集中饲养,待养到成年鸡约两斤左右再由镇扶贫办统一收购,分发到贫困户家中饲养,到目前为止,已经为全镇贫困户分发3000多只的河田鸡,目前我村还存栏2000多只,通过这批项目既能增加我村约4到5万元(村财),真正做到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持续促进贫困家庭增收,确保贫困户顺利脱贫,为今后的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年来,东肖镇按照中央、省、市、区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认真理清思路,明确工作重点,落实责任分工,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用水安全,积极克服疫情影响,精准施策发力,巩固脱贫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东肖镇扶贫办主任沈佩魁告诉我们:“第一个是现在镇里面一共建立了17个激励性扶贫项目。实现带动我们70%的贫困户参加到我们激励性项目里面来,帮助他们实现了产业增收,第二个我们为了克服今年以来疫情的影响,我们由东肖镇组织镇村干部进行了全覆盖的摸排三次,了解贫困户在疫情之中会不会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今年我们也通过向省市区各级争取的扶贫资金,一共是发放了88万元,第三个是我们为了帮助我们的两个贫困村实现村财的征收,目前我们激励性扶贫项目的(鸡苗)就是由我们镇里面出资向两个贫困村来购买这些农副产品,一方面也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我们贫困户的收入,能保证我们的稳定脱贫。”
编辑:池啟浪
Copyright@http://www.lyxl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3006060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31201
主办: 新罗区委宣传部 · 承办:新罗区融媒体中心 Code © 2004-2018 投稿管理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7-3296869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597-2320553
涉养老诈骗举报电话:0597-2622626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7-2622626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新罗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7-232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