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岩山镇:创新扶贫机制 激发内生动力

来源:作者: 廖健伟 倪国凯通讯员:邓润磊 张智超时间: 2020-09-20 0条点击0条评论

近年来,新罗区岩山镇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发展特色的扶贫支柱产业,持续增强扶贫“造血”功能,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高效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近日,记者来到岩山镇黄固村百亩荷塘示范基地,大片的荷塘映入眼帘,粉色的荷花与碧绿的莲蓬交相辉映,村民陈金成正在自己承包的荷塘里采摘莲子。

岩山镇黄固村村民陈金成说:“(我向)村里(承)包了(田地)种红莲14亩多,政府有补助一点钱,上面(技术员有)来给我们指导一下,一年可以增收个两三万左右,不用出去外面打工了,在家里就可以。”

黄固村积极探索融合“观光旅游+立体经济+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不断释放生态红利,激活生态经济造血功能,吸纳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家庭及村民参与荷塘种植,打造“空中结莲、荷下放鸭、泥中长藕”立体经营模式,并结合技术指导、产业知识技能培训、打开销路等帮扶措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发展观光旅游,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保障,该项目共带动贫困户6户18人,采取分散经营的模式,依托黄固村民委员会为主体,实行统一购置苗木、技术指导、农资实物等帮扶,贫困户种植产出的莲子由合作社统一对外销售,也可以自行销售。

岩山镇黄固村党支部书记陈健说:“红莲种植对贫困户、还有村民增加一些的收入,那我们整个村的村容村貌也有很大的改观,吸引了一些游客,一些采摘的人来,也成立了红莲种植合作社,我们对于红莲进行了统一的包装,统一销售。”

在岩山镇黄固村的房前屋后,只见一个个方形蜂箱错落有致地摆放着,成群的蜜蜂来回飞舞,养蜂户陈瑞林正忙着整理蜂箱,查看蜂箱里蜜蜂的动态。

岩山镇黄固村村民陈瑞林介绍:“我们就是要管理比较好一点,为了蜜蜂的增产,经常要隔三差五打扫,蜂箱给它扫干净,蜜蜂才能产蜂产蜜,那么还有外面的土蜂经常来追赶我们的土蜂,也要给它驱赶掉。”

依托当地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种类丰富、蜜源分布广的优势,岩山镇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生态养蜂产业,随着养蜂技术的推广和养蜂效益的体现,村民养殖蜜蜂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生态养蜂模式为合作社采来了“致富蜜”,合作社还积极吸纳贫困户入社,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岩山镇黄固村村民陈瑞林介绍:“(春蜜)采割的话就是400斤左右,48箱,现在的单价的话就是30,那就总共销售一万二,冬蜜的话,就是接下去十月份采摘,那么冬蜜目前的价格是一般是50到60,正常的话,一箱的话可以产的价值是300块左右。”

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岩山镇因地、因户施策,在总结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脱贫攻坚“岩山模式”升级版,试点推进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产业扶贫项目,让贫困对象获取项目、资金、岗位等外在帮扶机会,激发贫困户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引领更多的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

岩山镇副镇长陈德丰说:“在这个资金上帮助他们能够发展项目,然后我们通过技术上进行帮助,前期进行技术的培训,中期在技术上进行现场指导,让贫困户的项目能够很好的延续下去。贫困户没办法出远门的,比如说道路养护、卫生保洁等方面进行(提供)公益性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够就业。第三个就是消费扶贫,我们通过工会或者其它形式,食堂等方面能够进行购买,让贫困户的产品能够很顺当的这个销售出去。”

岩山镇目前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7户276人,有省级贫困村佳山村和区级贫困村黄固村共2个贫困村,其中佳山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53人,黄固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户35人,已实现脱贫摘帽。

编辑:池啟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