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小池镇培斜村:党建领航三部曲 脱贫致富奔小康

来源:作者: 廖健伟 倪国凯 通讯员:陈雅媛时间: 2020-11-09 0条点击0条评论

小池镇培斜村,原本是个连水泥路都没有的省级贫困村。二十多年来,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带产业,生态促发展”的理念,通过三次产业转型,大胆先行先试,积极推进经济增长,使培斜村由“输血型”贫困村转变为具有产业支撑的“造血型”示范村。如今,培斜村已初步形成“竹茶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三大特色产业并驾齐驱,一二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发展格局,成为了环境宜居、生活富裕、远近闻名的“竹席之乡”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金秋时节,走进小池镇培斜村,只见一条条柏油路笔直平坦,一幢幢整齐的楼房宽敞明亮,竹凉席加工厂里机声隆隆,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派欢乐祥和、生机勃勃的新农村景象呈现在眼前。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花卷正徐徐展开。

游客说:“来了好几趟,每趟来变化都相当大,而且现在增加了好多项目,感觉这个村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裕了。”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领头羊。1996年,身为党支部书记的华锦先带领村民一起奋斗,紧盯市场抢抓机遇,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竹器加工、茶叶种植、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四大引擎”齐头并进,闯出一条“支部谋发展、党员争示范、群众齐参与”的党建富民强村之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全村人均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000元的省定贫困村,发展成为2019年全村社会总产值达3.2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28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达2.6万元的省市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实现华丽蜕变。

小池镇培斜村党支部书记华锦先介绍:“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作为我们村来讲从各个产业发展当中,党员干部是起了带头作用,20多年来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也好,在民生工程也好,各个事业当中可以讲党员干部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如今,村民们在自家门口就可以创业打工,既能贴补家用,又能改善生活,收入逐年稳步提高。

新罗区星语竹制品长厂长华常波说:“我们厂办起来以后,村民也可以在家门口就业,村财也有一定的收入。”

【同期声】小池镇培斜村村民林桂珍说:“是在家门口可以赚钱,也可以照顾家 那是确实(好)”

这几年来,培斜村两委富而思进,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游,新增了森林水乡、玻璃栈道、滑草、蹦极、彩虹冲浪等新鲜刺激的娱乐项目,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前来游玩。如今,培斜村已然成了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景区,村民尽享乡村旅游带来的福利。全村八成以上的村民拥有培斜乡村旅游的股份,真正实现了“人人是股东,户户有分红”的共富局面。2019年,培斜村实现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营业收入突破4000万元。

小池镇培斜村村民 农家乐业主赖敏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我们这个村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我们是感到非常幸福。”

小池镇培斜村党支部书记华锦先说:“把原有的产业做大做强做细,还有一个就是不断创新,跟上时代,把其它的产业做好。”

如今,培斜村通过竹茶产业、电子商务、生态旅游“三驾马车”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省、市、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并获得“全国文明村”、“中国特色村”、“中国淘宝村”、“省级生态文化村”等荣誉。

编辑:池啟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