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初心不改、人民至上

来源:作者: 陈惠婷时间: 2020-09-25 0条点击0条评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对此,把人民放在心上,一以贯之,正是坚守初心的真谛。

初心不改,在于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古人议政的这句话,今天依然值得借鉴。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一开始就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只要我们把民众的疾苦了解到、处理好,“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只要我们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百姓之心为心”,我们的周围就会吸引和凝聚起千百万大众,如此,便会赢得全体人民的同心同德。

初心不改,在于始终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造福,是共产党执政的价值指向与奋斗坐标。在兰考期间,为了避免兰考人民再次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威胁,焦裕禄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把泡桐树发展成兰考的一个特色产业,让它变成群众的摇钱树,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初心不改,在于始终深入人民群众。习近平指出,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习近平讲述冯梦龙“上任走了半年”的故事,联系自己“披荆斩棘、跋山涉水”下基层的经历,正是为了重申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勉励领导干部附身向下,联系群众。县委书记焦裕禄曾说过“在办公室里拍疼了脑袋想不出的办法,到群众走一走,就会找到”;基层干部刘孝刚将全部精力投入村里发展,身患重病的他“晚上在床上疼得哼哼一夜,第二天又跑到村里去了”……密切联系群众,是党员干部干事的起点,也是不容偏离的根基。

初心不改,虽远不怠。只要真正把自己放在群众的位置上,切身体会民心所向、民瘼所在、民生疾苦,初心不改,一以贯之,把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上!

编辑: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