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实”字当头,锻造过硬本领

来源:红坊镇作者: 倪芷倩时间: 2020-12-28 0条点击0条评论

人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和实践,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理论只有付诸于实践,才具有实际意义,否则就是“光说不练假把式”,一场空谈而已。因此,作为年轻干部要坚持“实”字当头,做到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迈开步子、甩开膀子、干出样子,读懂弄通“精”、“细”、“新”这“三字真经”,以过硬本领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作为,不辱初心使命。

善于“精”,练就“精益求精”的工匠心。工匠精神,顾名思义,指的是一种和工匠一样,对产品不断雕琢,完善工艺,追求完美和极致的一种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青年干部要涵养“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的精神,只有精益求精,锐意进取,才能充实和完善自我,发现更多更细的东西,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更好地服务于民。

勤于“细”,培育“真抓实干”的硬本领。古人云:“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著名的木桶理论也认为,成功的关键往往在于那段最短的木板,而细节在某种意义而言,就是那段最短的木板。春秋时的子罕“不贪为宝”,清朝廉卿张伯行以“取一文,我为人不直一文”为铭,林则徐因自己容易发怒,自书“制怒”条幅挂于堂上,烟瘾特大的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坚持不抽一支烟……无数名人志士用行动证明“天下之事,必作于细”的内涵。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青年干部要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实,培育“真抓实干”的硬本领。

敢于“新”,引领“革故鼎新”的新风尚。“不革其旧,安能从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一个国家将会停止不前,最终走向落魄。因此,创新是干部成长的加速器、压舱石,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敢于并善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做前人没做过的事,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明年我们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号角已吹响,钢枪已擦亮,作为年轻干部要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善于“精”、勤于“细”、敢于“新”,牢牢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建功新时代!

编辑:池啟浪

责编:林志珊

监制:俞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