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归来,龙津河

来源:作者: 南城街道宣传办黄艳华时间: 2021-01-20 0条点击0条评论

夕阳西下,河堤如玉,流水如带,潺潺流淌,河两侧水生植物、芦草层层叠叠,沿岸各种乔木、灌木交错生长,落日撒满河面,闪着点点金光,好一幅绝美的画面。溪边栈道上来往人群有的漫步健身,有的依栏观看河中景,呼吸着那带着水草香味的空气,这是童年时熟悉的味道。巡河日常,看着这一条曾用她的乳汁浦育了几十万龙岩人民的母亲河——龙津河。她静静地绕城而过,历经沧桑而获重生,望着如今这一川清澈河水,深感其归来之不易,愈惜这份和谐。

五六十年前的龙津河是许多孩子们童年的乐土。小朋友们在河畔玩耍河中嬉戏,留下许多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儿时的龙津河,河水清澈见底,水里鱼儿穿梭、虾戏水草,岸边石缝爬满河螺、河蚌,伸手一抓,就是一把。真可谓水美,鱼肥,螺肉清甜。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住在河边的人们,享受着这大自然的馈赠,用鱼网从河中捕得各类美味河鱼。然而人类有时又是贪婪的。捕鱼工具从鱼网变成了电鱼机。一个蓄电箱,两根两米多的细竹竿组成,竹竿顶端一根连接着一个电导体,一根装着一个鱼网兜,竹竿握手处安有一个按钮开关。只要把竹竿伸到水中,按动开关,电力所到之处,大鱼小鱼全部昏死,鱼虾绝迹,并危及到底栖水生动物及其他生物的生存。有的人甚至还将炸药插上雷管导火索,再绑上石头,扔向深潭里,“砰”一声巨响,溅起几米高的水柱,水花四散时,水被炸浑浊了,河中的鱼被炸死了,河中水产繁殖以及河堤的防洪安全都遭到严重危险。

捕鱼、电鱼、炸鱼对龙津河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工厂企业、矿山和养殖污水的排放则是对龙津河造成了毁灭性的伤害。各支流上的工业污水、重金属污水、生活污水,养殖污水都排入龙津河,使河水水质遭到空前污染。小溪河段几近断流,鱼虾螺类几近灭绝,水鸟们飞走了。原本清秀少女般美丽的龙津河,已被人们摧残得遍体鳞伤、污浊恶臭,让人掩鼻而过。昔日的龙川晓月已不在。月亮在哭泣,母亲河在哭泣!

只有经历了大自然的惩罚,人们才认识到破坏自然付出的代价;只有一场觉醒后的思考,才有一场理性的回归。于是,拯救母亲河的呼声日益高涨,龙津河已到非整治不可的地步。新世纪以来,幸得政府重视,在龙津河畔建立污水处理厂,配套建成排污管网,全面治理工业污染源,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封山育林,涵养水源,清理河道,建设堤岸及滨河绿地。尤其是河长制实施以来,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河段所在镇街安排人员365天,巡检河道情况,实行管理和保护工作。部门联动,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协调,形成河湖治理保护的合力。不懈努力,终获成效。龙津河水清了,白鹭归来,鱼虾归来,儿时的龙津河终于又回来了。龙津灯光秀、滨河绿道、夜景灯光为龙津湖畔穿上美丽的彩衣,真是美不胜收。

毁河容易,护河难。人们往往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龙津河从几经破坏到重获新生,几经风雨,几度沧桑。幸好有了人们的觉醒,有部门联动,有上下一致的努力,有护河人的默默付出,才使龙津河重新归来。相信只要每个人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植心中,热爱山川、河流,热爱我们脚下的一草、一木和每一寸土地,生态龙岩,养生福地,必将给人民带来满满的幸福!

编辑:杨    晶

责编:林志珊

监制:吴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