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以科技为支撑,积极引导竹农扩大生产规模,帮助企业做活“竹”文章,延伸竹产业链,着力把小竹子做成潜力大的“生态”、“绿色”产业。
眼下正是春笋上市的时节,也是竹农们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候。记者来到岩山镇黄固村笋用林示范基地,只见连片的毛竹林茂盛挺拔,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陈木衫正带着村里的贫困户穿梭林间采挖春笋。
岩山镇黄固村笋用示范基地负责人陈木衫:“毛竹林总的有1000多亩,笋竹两用的450亩左右,像我挖笋这段时间,村里的贫困户年纪比较大的,我就叫他家里帮我煮笋削笋,比较年轻的就来挖笋,这个也可以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收入。”
新罗区林业局竹业管理站站长罗龙发:“早春笋像这个小的密的要全部挖掉,等它新竹长叶以后最好再施一次肥。”
同时,区竹业管理站的技术员也来到陈木衫的基地,指导做好毛竹下一步的科学管护,为来年丰产打基础。
新罗区林业局竹业管理站站长罗龙发:“主要是在施肥技术方面以及留笋养竹技术方面给予指导。另外一个在肥料上给予适当的补助。第三个方面建了竹山灌溉蓄水池,我们对于水池给予一定的补助。”
陈木衫告诉记者,看好黄固村境内毛竹资源丰富的特点,在区林业部门的政策支持及技术指导下,2013年,他在村里流转了1000亩土地种植毛竹。经过几年发展,如今,他已从种植毛竹到出售竹材、从销售鲜笋到加工笋干中不断尝到甜头。接下去他还打算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不断延伸竹产业链条。
岩山镇黄固村笋用示范基地负责人陈木衫:“销售鲜笋还有做鲜笋片。(今年)收益按照去年包括毛竹(竹材)可能有60多万元。接下来我就想用(活)这个绿色食品,如果这个品牌能打得开,再用网络销售,这个应该是有很大的财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善用竹材衍生品,同样也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在龙雁经济开发区的荣华碳素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各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通过采伐、造材及加工后剩余的竹废料,经炭化、活化等一系列工序,变身成用途广泛的活性炭,变废为宝。目前,企业生产的药品、酒类、纯净水、食品等类别专用活性炭产品热销上海、四川等地。
龙岩荣华碳素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孔荣:“我们企业依托毛竹生产的活性炭,在国内应用领域非常广,我们产量一年在3000吨左右,产值一年在5000万元左右。下一步我们要依托产品来再继续研发超级电容活性炭,对下一步投资、技改还会加强。”
据了解,我区现有竹林面积60万亩,全区15个镇170个行政村均有竹林分布。我区通过出台加快笋竹产业发展的意见,实施革命基点村毛竹丰产示范片项目、省级现代竹业重点乡镇项目、市级竹业发展项目及竹业扶贫项目等为内容的“3+1”毛竹林提优项目,念好“山”字经,做活“竹”文章。
新罗区林业局副局长陈远征:“在毛竹产业实施“3+1”提优项目,在基地建设方面通过补助肥料、灌溉等基础设施,促进基地增产增效,在产业项目这块,通过实施笋竹精深加工项目,延伸整个竹产业链,促进毛竹产业绿色发展。”
为全面提升竹产业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区先后在12个镇60个村,共完成竹林抚育施肥23342亩、建设竹山灌溉蓄水池3560.8立方米、新建笋干烤房14座、培训竹农1590人次,扶持2家竹乡人家建设、扶持竹文化长廊建设1处;同时,先后投入600万元,突出抓好笋竹制品精深加工,并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大力培育竹业加工龙头企业,推进笋竹制品加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全区竹制品涵盖竹原纤维床芯板、竹制活性炭、竹凉席、竹牙签、笋制品、竹联、竹字画等十多种产品,涌现出丹海新材料、荣华炭素、中洋、中竹等一批竹制品加工优势企业,2017年,全区实现竹业总产值15.6亿元,比增13%。
(实习:林颖)
Copyright@http://www.lyxl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3006060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31201
主办: 新罗区委宣传部 · 承办:新罗区融媒体中心 Code © 2004-2018 投稿管理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7-3296869 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597-2320553
涉养老诈骗举报电话:0597-2622626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7-2622626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新罗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7-232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