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新罗:“产业+扶贫” 铺就致富路

来源:作者: 滕浩 通讯员 温龙海 邱飞燕 郭至奇时间: 2018-06-13 0条点击0条评论

近年来,我区注重“产业+扶贫”布局,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扶贫基地,推行产业链扶贫模式,探索建立产业化扶贫、贫困村村级互助担保等机制,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对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撑能力,铺就了一条致富之路。

这天,记者在苏坂镇西楼村看到,贫困户陈祥森正忙着喂养湖羊。2017年,他参与镇里的湖羊养殖竞争性扶贫项目,首期养殖的10只种羊由政府出资购买,目前存栏22只。他计划着今年销售部分肉羊,同时利用母羊再繁殖小羊,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苏坂镇西楼村贫困户陈祥森说:“现在我可以有信心可以养羊,再扩大一点规模”。

陈祥森所参与的苏坂镇远景养羊专业合作社是我区产业扶贫的重要试点基地。去年以来,在当地政府及农业部门的引导下,开展了湖羊养殖竞争性扶贫项目,陈祥森在综合考核中获得一等奖奖励金3000元。这个项目让像陈祥森一样有劳动能力、有意向养羊的贫困户竞争获得项目及扶持资金,实现了“低投入”“零风险“稳收益”。

苏坂镇脱贫办负责人李新湖说:“这个项目从去年来看,呈现的经济效益比较好,贫困户通过给他引导上路之后,能够依托现有条件,进行自繁自养,目前有25户贫困户有意向参加今年的激励性湖羊养殖项目”

与此同时,镇里的养殖湖羊专业合作社还与贫困户签订保护价全部收购协议,确保“稳收益”。同样的模式还有江山镇“农场+贫困户”和白沙镇产坑村的“蜜蜂养殖+贫困户”等。2017年,我区设立竞争性扶贫引导资金500万元,为贫困户铺路搭桥。

区脱贫办副主任谢辉炎说:“采取了政府搭建平台,企业带动帮扶,贫困对象积极上岗的方式,由政府或各类经营主体搭建竞争性的项目平台,让贫困户通过竞争的方式无偿或低偿获取项目资金岗位等帮扶机会,为贫困户铺好路搭好桥”。

目前,全区已建立上述类似的竞争性扶贫项目94个,涉及蔬菜、百香果、苗木、莲子等种植项目和湖羊、蜜蜂、黄粉虫等养殖项目,引导659户贫困户竞争上岗,受益贫困人口1892人。

近年来,我区还注重“产业+扶贫”布局,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扶贫基地,增强产业发展对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撑能力。在西陂街道紫阳村的脱贫攻坚示范基地,绿油油的百香果苗长势喜人。该基地种植果蔬200余亩,吸纳周边10多户贫困户到这工作。贫困户王柏洪在照管好镇里给的一亩百香果的同时,也经常到基地打零工,增加收入。

贫困户王柏洪说:“我这边帮他打一点小工,一天赚100多块左右,我们不要出去(外面)打工,在这里就可以一年大概赚五六千块左右”

西陂街道植然生态农场(紫阳百香果基地)项目业主林剑业说:“2017年,我植然公司是有挂靠聘请10个贫困户,在我农场里主要以务工为主,像2018年现在的话主要就是西陂街道还有农业局非常重视,然后划拨了这边一个10亩的一块田,给贫困户他们进行种植百香果这一块,我公司提供苗还有就是种植当中的技术指导,还有产后销售一条龙的服务,产果之后的这些利润也就是全部返还给贫困户他们,增加他们的收入。”

近年来,我区以创建百香果国家标准化研究基地为契机,深入推进千户万亩百香果种植,扶持贫困户种植百香果,共带动贫困户种植1080亩,增收400万元以上。与此同时,林药、林菌、林蜂等林下经济产业精准扶贫全面推进,扶持贫困户垦复毛竹林4673亩、林下养蜂1760箱。3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联结带动280多户贫困户生产就业,40家合作社累计辐射带动210多户贫困户直接参与肉鸡、肉羊养殖和果蔬、笋竹、花生种植等,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化扶贫机制和推行“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链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不断脱贫致富。

区农业局局长、区脱贫办主任李锦光说:“第一个就是党建引领,新罗区有42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村都下派了第一书记,那这些书记都来自相关业务部门,都有一定的业务技能,让他们来引导和带动。第二个就是典型的引入,大户引领。到现在整个新罗区目前大概有将近100多个比较典型的示范基地,带动1900多户贫困户(脱贫),第三个我们通过搭建激励性平台,还有一个我们搞后补助,来推动一个产业上一个台阶。”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