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新闻网欢迎您!

乡村文化会客厅 | 在竹贯古厝里,赴一场记忆中的露天电影之约

来源:作者: 时间: 2025-08-21 0条点击0条评论

傍晚饭后的薄暮时分,竹贯村的村民们扶老携幼,个个面带喜色,从村路延伸的每一条 "触角" 处聚拢而来,古厝廊下悬挂的红灯笼轻轻摇曳,泛着暖光。这座承载着百年岁月记忆的古厝,早已成为村里文化会客厅的文化阵地。今天,我们便要在这青砖黛瓦的环抱下,赴一场露天电影的怀旧之约,让光影故事在古建的肌理中悄然流淌。

图片

胶片投影机发出的光柱稳稳落在幕布上,“哒哒”的走带声转出了老胶片独有的颗粒感,也转出了竹贯人骨子里的文化记忆。暑假回乡的孩子们围着这台会“讲故事”的机器打转,好奇地看着,小手轻轻触碰,眼里满是对陌生事物的好奇。

“我负责万安20个行政村的露天电影放映,多数时候是村里的留守老人来捧场。”放映员罗师傅擦了擦机器上的灰尘,语气里带着朴实的坚持,“如今这古厝,不仅能放电影,老人们平时还能来这儿聊天,能为他们多带来一场露天电影,哪怕只有一位观众,能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多添色彩,我就觉得值。”

图片

数字浪潮曾悄然“逼退”了胶片电影的身影,但好在这带着温度的放映技艺、裹着乡愁的古老滋味,正借助古厝这一重要阵地,在时光里流转,被一代代人小心承续。如今去影院看场电影或许早已稀松平常,但当夜色漫过古厝的飞檐,搬张小板凳坐在银幕前,看光影在黑暗中跳跃,文化会客厅里的书香茶香与银幕上的光影交织,童年时搬着板凳追电影的欢喜、夏夜星空下的喧闹,都在这一刻慢慢苏醒,成为一段让人沉醉的、会呼吸的旧时光。

编辑:杨   晶

责编:谢   雯

监制:陈   宇